|
圖為:雞西市與農墾牡丹江分局場縣共建會議會場。記者 周軍攝 |
東北網雞西4月30日電 一件件場縣共建的生動事例、一個個場縣共建的感人事跡、一組組場縣共建的鮮活數字,見證著雞西市與農墾牡丹江分局場縣共建的堅實足跡。4月29日上午,場縣共建工作會議在農墾牡丹江分局召開。會議以其豐富的內容感染著與會者,同時,也以其提出的新時期場縣共建新目標令人振奮。
雞西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邱玉泉,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兆力,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鄒積慧,農墾牡丹江分局黨委書記丁元森,局長侯培耀,市委副書記馬志勇,副市長矯健等出席會議。
王兆力主持會議。
幾年來,雞西市與農墾牡丹江分局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要求,從區域經濟發展全局出發,充分發揮技術、資源和地緣優勢,在農業標准化、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等10個方面廣泛開展合作共建,開創性地規劃建設了全省規模最大、標准最高、技術最全、品質最優的興凱湖優質綠色水稻產業帶;共同建成各級科技示范園區74個,地方種植業標准化率達到90%以上;區域內5戶國家級、11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同建設基地,共同開拓市場,形成了水稻、乳、肉、藥等產業鏈;共同籌資7億餘元,修建了200多條1700多公裡的通場通村公路;地方、農場分別有3000人、1000人在對方學校就讀;各級醫院實現了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每年有10萬農民在農墾醫院就醫;2007年,場縣54名優秀乾部異地掛職,他們以優異的成績,躬身盡職的精神生動詮釋出場縣共建的深厚人文底蘊———場縣共建是兩地百姓的共同心願,是人心所向。
邱玉泉在講話中對場縣共建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邱玉泉說,雞西市與農墾牡丹江分局開展場縣共建有基礎,有傳統,時下又逢好機遇。他說,日前,省委書記吉炳軒來我市調研時聽過場縣共建的情況匯報後,認為雞西市的做法很好,應總結經驗,進一步推廣。那麼,如何把場縣共建工作做得更好,場縣共建真正的生命力在哪裡?邱玉泉指出,區域經濟的發展重在互利共贏,共建說到底是共贏,只要有利於互利共贏,雙方就要解放思想,放開手腳,充分發揮市場的配置作用,向縱深的合作領域發展。讓市場說話,政府的職能是服務好,做好了服務就盡到了責任。
邱玉泉強調,建設開放文明、富裕和諧的雞西,人是第一位因素,只要我們都有像那些優秀的掛職乾部那樣有一種『掛職掛心』、當官為民的精神和勁頭,我們的各項任務就一定能夠完成。邱玉泉說,今後,我們要在觀念、管理、機制等方面實現創新,不斷地為場縣共建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各地各部門要樹立區域一盤棋,經濟一體化的新理念,進一步優化政策、服務、法制環境,抓住省農墾建設糧食物流基地的機遇,加快雞西市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步伐,積極爭取上項目,為推進場縣共建優化昇級做出新貢獻。
鄒積慧、丁元森也分別講話,對場縣共建工作提出期望和要求。
矯健就推進場縣共建優化昇級做出部署。今年,場縣共建要在興凱湖優質綠色水稻產業帶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農機化、標准化、畜牧業發展及外向型農業等六個方面實現優化昇級。
密山市政府、八五七農場、虎林市政府及異地掛職乾部代表張明亮作了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