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開始,北京市已全面啟動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對60歲以上戶籍居民和在校中小學生及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實施流感疫苗免費接種。但是,還有許多老年人對接種流感疫苗存在一些誤區,不願接種疫苗。
誤區一:流感和感冒差不多,不算什麼大病,用不著打疫苗。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不一樣的。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毒引起,傳染性較低,不會引起大流行。得了普通感冒後的癥狀也較輕,可以發燒,也可以不發燒。而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見於冬春季,病急驟、傳播快、發病率高,常引起爆發或流行。人得了流感後常常是突然寒戰高熱,伴有全身不適,肌肉酸痛,關節痛,而打噴嚏、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輕微或不明顯。流感的病情較重,嚴重者可並發肺炎和其他並發癥,甚至導致死亡。
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更容易被流感病毒感染。老年人患流感後容易並發肺炎或中毒性休克,病情往往較嚴重;老年人的基礎疾病較多,常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流感後常常導致原有疾病加重。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美國住院流感患者中老年人的病死率最高。因此,預防流感老年人是關鍵。
誤區二:老年人免疫反應低下,流感疫苗接種後效果不好,打了也白打。荷蘭有研究發現,無論接種的流感疫苗與流行病毒是否一致,社區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後對預防流感都是有效的。英國一項2.6萬多例老年人隨訪3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者比未接種疫苗者3年的總死亡率降低了22%。江蘇省鎮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152例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種後效果的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後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對流感樣疾病的保護率分別為100%,73.12%和62.05%;流感樣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於未接種疫苗的對照組。2013年10~11月,太原對65歲以上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接種了流感疫苗的老年人不僅流感樣疾病的發生率降低,普通感冒的發病率也明顯低於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吉林一家醫院對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疫苗後因肺炎和各種呼吸道疾病的住院率明顯下降,病死率明顯低於未接種疫苗者。
這些研究都證實,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流感,降低老年人肺炎和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降低流感季節老年人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