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2月2日訊 回眸2015,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增收節支的巨大壓力,市財稅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轉型發展興市富民”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財政“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職能,各項工作紮實推進,使財政工作亮點紛呈。
收入增幅居全省前列。在煤炭市場低迷、支柱行業稅收減收嚴重、工業生產動力不強的嚴峻局面下,全市各級財稅部門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及時調整組織收入思路,依法集中開展稅費稽查、陳欠清繳,對保障房、城市飲水工程等重點項目提供直接納稅服務,強化對煤礦及非煤礦產品稅費監控力度,確保了財政收入企穩回昇。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5億元,比2014年增長2.4%,增幅在全省十三地市中橫向排名第三位,四煤城排第一位。其中,市本級完成23.5億元,增長3.3%,超預算2.3%,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橕。
對上爭取創歷史新高。認真研究國家、省政策導向,用足用好政策,主動與各部門加強工作配合,共同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2015年,累計爭取到位各類資金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億元,同比增長21.7%,再創新高,實現了借力發展。特別是在市領導的親自帶領下,爭取到資源枯竭城市資金5900萬元、采煤沈陷區棚戶區改造資金4.2億元、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資金3.6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2.3億元,成為2015年對上爭取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融資助力重點項目建設。在收入增速放緩、剛性支出較大的情況下,積極推進多渠道融資,爭取多方資金支持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彌補政府財力缺口。全年重點推進了融資貸款項目5個,共融資到位35億元,為加快推進城市供水工程、棚戶區和采煤沈陷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支持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加大對“兩黑一綠一藥”產業的支持力度,切實為經濟發展添動力、攢後勁。積極同北汽協商,順利完成了黑龍江普萊德合資公司組建工作。籌資1.4億元,支持了青島啤酒(興凱湖)有限公司改擴建項目;投入0.7億元,支持了雞西經濟開發區征地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籌資0.6億元支持了申太新能源、浩市新能源等10餘家項目企業發展,為瑞諾恆石墨等企業提供0.3億元擔保貸款,籌集中小型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0.4億元,幫助企業緩解流動貸款資金問題,推動了企業發展。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對9項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清理,對小微企業免征2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
服務“三農”成效顯著。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全年發放3億元糧食補貼資金,支持了18萬農戶備春耕生產。撥付0.5億元落實了“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保障了2.9萬戶農民基本收益。投入1億元,用於支持氣象防災減災建設、農業轉基因監管、水利工程建設和水庫環境治理。投入0.7億元,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助推我市種植業向畜牧業、傳統農業向綠色品牌農業戰略轉變,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民生保障力度不減。2015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101.8億元,佔公共預算支出達69%,保障了政府為民辦15件實事件件落實,特別是市級財政投入0.2億元,將市直單位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提高至12%,達到國家上限。投入1.2億元,確保國家政策性調整工資全部發放到位,人均增資430元。投入1.5億元,支持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醫保提標參保,年人均補助標准提高到380元。投入0.4億元,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提高到40元,促進了城鄉居民平等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投入1.6億元穩崗補貼資金,支持龍煤雞西礦業集團穩崗就業。投入3.5億元,為城市和農村低保發放最低生活補助和取暖補貼。投入780萬元,落實政府“情系百姓·溫暖萬家”慰問貧困家庭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
助推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在區級財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合理統籌調度資金,保障了區級政權運轉和社會穩定。投入1.5億元專項資金,完善各項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大學生、失業人員、婦女人員創業就業,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投入1.8億元,保障了義務教育經費基本支出,支持了高等教育發展,加強了校捨改造和教育基地建設,優化了學校教學環境。投入0.2億元,繼續支持博物館、大型體育場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滿足廣大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支持城鄉居住條件改善。投入13.1億元,用於國有工礦區、采煤沈陷區、城市棚戶區、獨立工礦區及農村危房(泥草房)改造、搬遷等支出,極大地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投入1.6億元,用於廉租住房補貼、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等,切實幫助百姓實現安居夢。投入3.5億元用於興凱湖生態環境保護等環保治理資金,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投入784萬元,推廣農村分布式能源,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加快了美麗鄉村建設。
精細化管理取得新成效。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嚴從緊編制預算,嚴格預算執行。2015年,全市“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1.6%,較好地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將厲行節約落到了實處。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將2015年各部門預算單位年初預算中彈性支出壓縮了15%,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騰出更多財力保障政府重點民生支出需求。完成了市直部門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盤活工作,使資金發揮更大經濟社會效益。推進了興凱湖景區和市內行政事業單位非辦公類資產清理處置,規范了資產出租出借行為,嚴肅了財經紀律。加強了政府性債務管理,共爭取到省代發債券資金22.32億元,有力支持了公益性項目建設,確保了政府債務按時償還,維護了政府信譽。制定出臺了《雞西市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撥付和監管程序。組織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部署開展了我市涉農資金專項整治行動,加大了財政監督檢查力度。
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政府預算體系建設,編制完成了雞西市財政三年中期規劃,提高了財政政策的前瞻性。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動雞西、七臺河供水工程(乾線部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雞冠區污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成功運用PPP模式,總投資26億元,其中生活垃圾發電項目被財政部列為第二批全國PPP示范項目,我市在全省推廣和應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視頻會上專門作了經驗介紹。財政預決算信息及“三公”經費情況按時在政府部門門戶網站公開,財政透明度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