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東風小學關工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袁守道
袁守道,一位享有盛譽的集郵愛好者。退休前曾任立新煤礦工會主席,退休後主動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他把集郵文化進校園活動同關愛青少年工作緊密結合,豐富拓展“大手牽小手共築‘中國夢’”和“三愛”主題教育的內容和載體,受到學校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老少同樂,引先進文化進校園。郵票是國家名片、小百科全書。“通過積極向上的集郵文化活動能培養孩子們的高雅情趣,脫離網吧游戲和不健康娛樂活動。”十餘年來,袁守道一直秉承著這樣的想法致力於雞西地區集郵文化進校園活動。雞西二中、師范附小、滴道中心校、梨樹太陽昇小學、雞東四小、密山北大營學校、虎林一中等地都留下了他舉辦集郵講座的足跡。2011年6月,袁守道和東風小學校長李東昇就集郵文化進校園事宜開始精心設計,並計劃實施“六定”,即定組織、定教師、定教材、定進度、定場所和定目標。成立以教師為主體的集郵協會,指定兩名懂得集郵文化的教師擔任兼職集郵教師,在學校四、五年級每周設一節集郵課,學校騰出一間辦公室作集郵圖書閱覽室,同時確定一年打基礎、兩年創建省級集郵示范基地、三年創建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的目標。經過不懈努力,2012年1月《中國集郵報》刊登了東風小學的集郵文化進校園的“六定”經驗。2014年6月,東風小學“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三年目標全部兌現。
傾心相助,營造校園集郵氛圍。為豐富校園集郵活動,在組織師生制作郵集缺少郵品的情況下,袁守道一次次主動購買相關的信銷票和實寄封,無償提供給師生制作郵集。他四處求助郵友,為東風小學集郵文化進校園募集信銷票、蓋銷票、郵刊、郵報、郵品外包裝等。他還自掏腰包主動承擔2600元獎勵郵品,用來保證集郵教學的正常進行。為反映東風小學集郵文化進校園活動全貌,袁守道建議學校集郵協會創辦《東風郵訊》校刊,他擔任校刊顧問。至今《東風郵訊》已出刊17期,發表師生集郵作品112幅(篇),其中包括集郵文章,集郵手抄報、郵票設計圖稿、集郵童謠、集郵手繪封、集郵活動照片等等。袁守道還設計了東風小學主樓四層走廊的樓廊集郵文化展示主題:一樓“幸福童年”、二樓“熱愛家鄉”、三樓“郵票珍品”、四樓“書畫同輝”。使學生下課間隙便能近距離看到各種郵票,在學校營造了濃厚的集郵氛圍。
立德樹,培養孩子高雅情趣。“集郵文化進校園就是要提高學生素質,鍛煉他們動手能力,培養孩子的高雅情趣。”袁守道堅定地說。在他的帶動指導下,學生們學習集郵的積極性不斷高漲。2012年上學期,袁守道深入班級教學生學習創作集郵童謠,每個班集體都創作了集郵童謠,學生們的集郵手抄報、郵票設計圖稿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審美觀念的進步,學生們動手編輯的一頁郵集在提煉主題和組織編排上表現了很好的動手能力,省市集郵報紙連續發表東風師生集郵作品,更是激發了師生的集郵創作熱情。今年,袁守道通過講授“一頁郵集”制作,組織學生制作了47頁“三愛”郵集,同學在制作郵集過程中體會“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意義。
如今,東風小學的集郵文化在校園裡有序有效地運行了五年,讓數千名學生飽嘗了集郵的高雅情趣。從市級、省級到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的命名揭牌,一個個成績的取得,無不包含著袁守道的付出與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