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雞冠區東山社區關工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國華
在雞冠區向陽街道辦事處東山社區,經常可以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精神矍鑠的老人,居民親切地叫他“劉老”,孩子們都叫他“知心爺爺”。他,就是社區關工領導小組副組長,有著56年黨齡的退休乾部劉國華。
1996年,劉國華從杏花礦工會主席崗位退休,被聘為礦關工委副主任。2008年,劉國華遷到雞冠區東山社區居住。2012年,擔任社區關工領導小組副組長一職。他帶動“五老”對特困青少年精准幫扶,對問題青少年“一對一”幫教,使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蓬勃開展。2014年,東山社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光榮稱號,他個人也多次受到雞冠區委、區政府的表彰。
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除了關工組織,還要有一支招之能來,來之能乾的“五老”隊伍。上任伊始,劉國華深入到社區每個家庭進行調查研究,夠“五老”條件的有200餘人。在劉國華的反復動員引導下,有50多名“五老”加入了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中。
一支富有生機和活力的“五老”隊伍在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崗位上落地生根。劉國華開始組織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他帶領“五老”人員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我為實現中國夢做貢獻”、“學雷鋒、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康乃馨”歌舞隊、“百姓”歌樂團、“戲迷”社友團等文藝隊伍,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先後在社區活動室、學校廣場及中心公園舉辦“放歌十八大,百合炫繁華”、“學雷鋒、獻愛心”、“同心共築中國夢慶‘六一’”等文藝演出。又自編自導排練了20多套歌舞、快板、三句半、雙簧、小品劇等節目,配合開展《放飛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讀書活動,“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新三好活動。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廣大青少年在老少同樂、寓教於樂中受到教育,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營造了健康向上,快樂成長的良好氛圍。他還不顧年事已高,熱心組建了“五老”環境小分隊,使社區環境發生很大變化。
近年來,東山社區的青少年輟學率、犯罪率為零,被評為全省無邪教先進單位,這些成績都凝聚著劉國華的智慧與汗水。社區有5個網吧,劉國華選聘10名“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組織他們學習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場所管理條例》,定期巡查網吧,先後發現問題60個,整改51個。
東山社區現有低保戶159戶232人,每月發放低保金9萬元。劉國華組織“五老”關愛救助工作隊開展“情系百姓,溫暖萬家”活動,先後慰問貧困家庭41戶,培新小學特困生52名、困難兒童28人、低保家庭兒童14人、殘疾兒童1人及福利院孤兒9人。7歲女孩曲梓萱,父親股骨頭壞死,母親無工作,靠每月500元低保生活。社區關工委多次給這個家庭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解決其燃眉之急。在劉國華的帶動下,社區“五老”人員不僅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還經常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去關懷失足少年、關愛貧困孩子,有時甚至自掏腰包去幫助孩子和他們的家庭,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了青少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