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0月27日訊 金秋10月,滴道區滴道河鄉團山子村的500畝『三減』綠色水稻示范基地已進入收獲季節,歡快工作著的收割機正『唱著』豐收曲。
年初以來,滴道河鄉緊緊圍繞區委確定的一產『九大基地』建設目標,抓住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有利契機,依托滴道河優質水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科學種管模式,大力實施農業『三減』(即: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政策,發展綠色水稻種植。團山子村滴道河沿岸500畝優質水田作為『三減』綠色水稻種植示范基地,從水稻育苗、插秧、田間管理,嚴格按照『三減』技術標准和操作規程,采用增施有機肥,不施化肥、農藥、除草劑,科學灌溉,使水稻達到綠色質級標准。同時,與電信部門合作采用『互聯網』視頻監控管理模式,實時監控示范基地內生產作業和作物生長情況,確保各項指標達到綠色生態標准。
種植戶趙文春說:『今年我種了30多畝「三減」綠色水稻,全部施用有機肥,人工除草、除蟲,由於田間管理得好,水稻顆粒飽滿度和品質都非常好,預計每畝可增產100多斤,畝增收近千元』。
團山子村委會主任趙寶良算了一筆賬。他說:『今年示范基地500畝水稻預計可產綠色大米30多萬斤,按照目前市場價格每市斤5元計算,可實現銷售收入150多萬元,畝均增收可達1000元左右。不但豐收,還賣上了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