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到了,兒童在家的安全成了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之前就曾有過小朋友在家打翻熱水瓶造成大面積燙傷的慘痛案例。年輕父母遇到這些突發的狀況常常手足無措,不正確的措施使小朋友受到更嚴重的創傷。
誤區一:亂涂抹。有的家長在孩子小面積燙傷後會用牙膏或者醬油涂抹,事實上這樣做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不僅不利於燙傷的恢復,還有可能加重病情。如牙膏很容易使滲出液積聚,滋生細菌,發生感染。此外,寶寶燙傷處不宜用有色藥涂擦(如:紅藥水、紫藥水),會耽誤醫生對燙傷病情的判斷並可能加重病情。
誤區二:燙傷後產生水泡要挑破。孩子被燒燙傷的部位可能會起許多水泡,一些家長會把水泡挑破,這其實等於把封閉的創面變成了開放的創面,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水?是否應挑破,應視情況而定,若燙傷形成的水?不是很大,表皮沒有破損,是不需要挑破的。
誤區三:夏天燙傷後不能包紮。保護創面不被細菌侵入是最重要的,通過無菌敷料進行包紮,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尤其是小朋友喜歡亂動亂摸,更加應該把傷口包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