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有機紅小豆和北藥兼種基地,為了解決北藥收益慢,盛世康成以短(紅小豆)養長(北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記者 張晶文/攝
東北網雞西7月21日訊『各位盟友們晚上好,今天由我為大家講講蒲公英的種植方法……』每天晚上7時30分,打開盛世康成北藥合作聯盟微信群,就會看到有盛世康成北藥合作聯盟專家無償為群裡的盟友講種植、保存、銷路等方面的知識。
今年53歲的馬桂芝是城子河區盛世康成合作社的負責人,2002年她開始嘗試種植北藥,當時因設備落後,加之管理技術缺乏,種植的100多畝山桔梗效益不是很好。但她沒有放棄,2005年種植了300多畝蒲公英和丹參,效益還可以。她深知北藥的種植前景,不斷研究和學習北藥知識,希望通過自己的先行先試,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4月,馬桂芝成立了盛世康成合作社,坐落於城子河區長青鄉,共9名社員。種植丹參和紅小豆,面積達1700多畝。由於調來的丹參苗不太好,影響收成,虧損了6萬多元。好在紅小豆的收成還不錯,減少了損失。
『失敗不可怕,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城子河區發展北藥種植有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優勢。一方面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乾物質積累;土壤疏松,通透性強,適合北藥生長。另一方面,受糧食價格影響,農民種植大田作物的積極性不高,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已迫在眉睫。』馬桂芝說。
為響應市政府號召,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實施「兩黑一綠一藥」戰略,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游,北藥種植等健康產業,在市農委、科技局、科協、老科協、城子河區領導的支持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初,馬桂芝與六區一縣的北藥種植龍頭企業、北藥種植帶頭人成立了由300多家企業參與的盛世康成北藥聯盟。
3月起,這個聯盟建立了有13人參加的北藥宣講團隊及技術種植服務專家團隊,到雞東、密山、虎林、滴道、麻山、恆山、城子河所屬的17個鄉鎮、村循無償循環講解北藥種植相關技術,無償為廣大種植戶和創業者提供各種會議服務、技術培訓、參觀展覽。截至目前,盛世康成北藥聯盟組織專家隊伍及利用平臺為各鄉鎮、村宣講50餘課,農民種植北藥的積極性非常高漲,今年的種植面積增加了20000畝以上。
今年,盛世康成北藥合作聯盟中的50餘家北藥種植企業通過自身的成功經驗,帶動全市各鄉村種植,進一步推進中藥材品種多樣化,為今後的北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保證本地區地地道道的北藥種植苗種不外進,在種植技術上服務到位。在考察了六區一縣的北藥種植企業後,成立了丹參、五味子、白鮮皮、人參、艾蒿、菟絲子、紅花、透骨草、防風、黃芩、赤芍、月見草12個標准化北藥示范基地,總佔地面積10000餘畝。
盛世康成北藥聯盟通過下鄉、網絡平臺等方式對全市的北藥發展做了大量宣傳及技術上的推廣和服務,在同行業中引起很大反響,安徽亳州、長白山藥業、哈爾濱醫藥產業園區紛紛來雞西建立北藥初加工及收購站,特別是黑龍江世一堂中藥材飲片廠協同亳州興貿種子有限公司帶來了中藥材種植機器,為北藥企業提供服務,手把手教農民種植技巧,同時又把中藥材種子賒給了有困難的種植企業,保證本地區的產品銷售,提高經濟產值,減少中間收購環節,解決藥材種植企業在產品銷售及種植上的後顧之懮。
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帶動更多的農戶種植北藥,盛世康成合作聯盟利用雞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正在建立一個23家北藥種植企業參與的旅游聯盟企業,即『中藥材+農業特色+旅游觀光』,通過這樣的模式,成為展現雞西地區各種農產品特色、中藥材養生的全民創業旅游聯盟。
『通過企業聯盟發揮各自企業的優勢,用優秀企業的先進理念、技術、力量和管理方法拉動加盟的不同行業的企業共同發展。這是聯盟的意義所在。』馬桂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