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品格》
《碧海雄心》
《急診科醫生》
江珊
由鄭曉龍、劉雪松執導,張嘉譯、王珞丹、江珊等主演的《急診科醫生》10月30日晚在東方衛視首播。從觀眾反饋來看,它的水准符合預期,減少了 偶像味,多了真實感,由演員親自示范的醫療小常識被評非常實用。近期有多部行業劇正熱播,口碑不一,由此可見,行業劇若想收獲人心,需要在表演、配音等細 節上做得更出色。
《急診科醫生》首播水准符合預期
節奏:
劇情轉換快,醫療經典案例再現
作為一部醫療劇,《急診科醫生》的優勢在於劇本的真實性,通過各種案例展現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和職業精神,所描述的醫療案例都來自於真實生活。第一集中,產婦病危,這時候就出現了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的經典問題。
該劇劇情節奏轉換很快,每個案例之間的銜接都是無縫疊加的,這從側面表達了急診科的工作狀態,拍攝場景的嘈雜繁忙也十分逼真。另外,患糖尿病的 小偷、被機器傷到手指的務工人員等案例不論從醫生角度,還是從患者家庭的角度,都體現了醫護人員的溫情。面對精神病人在醫院行凶,醫生沒能救下同事的一場 戲,詮釋的生死主題非常紮心。
在專業度上,由於有專業醫學人員全程跟組指導,演員的操作都很規范,診斷、無菌、上手術等場景沒有出現大的瑕疵,獲得觀眾點贊。同時,該劇每一 集片尾都會配有醫療小常識的介紹,由演員進行通俗簡單的示范,這個做法在國產醫療劇上尚屬首次,被觀眾稱贊很實用:『我要拿小本子記下來,一學就會,要是 遇到緊急情況也能用起來。』
表演:
張嘉譯依然沈穩,王珞丹引爭議
劇中牽涉了三位急診科主任醫師之間的競爭,但這種競爭是良性的,處理上不存在暗黑,大家都是為了工作、治病救人展開。
從人設上來說,江曉琪年輕有為、雄心勃勃、高智商,短短一場戲就奠定了人物富有人文關懷的基調。王珞丹第一次挑戰醫生角色,表演引起爭議,有人 覺得她『端著』。另外人物的前史注定了其帶有復仇的意味,這給表演提出了考驗。由於要拿出海歸高纔生的范兒,王珞丹的英文發音不純正也讓觀眾感到尷尬。
《心術》之後,張嘉譯再次扮演醫生,依然沈穩大氣,基本醫療操作對他來說不成問題。據悉,他和王珞丹會發生感情糾葛,甚至還有一場壁咚戲,但感情戲只佔很小比例。
江珊的表演穩定而又隨性,讓人看得非常舒服。演員並不避諱自己外形的瑕疵,多了真實的質感。
訪談:江珊稱『鄭導比以前嚴苛』
廣州日報:再次和鄭曉龍導演合作,感受有什麼不同?
江珊:我們的合作一拍即合。這些年我演了很多醫生,在《急診科醫生》裡面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動。鄭導對演員要求更嚴苛了,從細節到美術上,包括對地磚的拍攝、醫療機械的使用以及穿什麼顏色的襪子都是有要求的。
廣州日報:在醫學顧問的指導下有壓力嗎?
江珊:他們是在旁邊手把手地教,到具體特寫鏡頭、操作難度大的時候,他們會親自來,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更多的時候是導演要求演員自己完成,起碼這幾個月當中要變成你的常態,變成你的職業,你說的詞、做的動作都是你反復演練過的。
廣州日報:劉慧敏的心理也很有看點?
江珊:劉慧敏沒有心機,是很直接的人,因為她把她的生命、時間、情感和所有的關注都放在了急診科,所以不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這些都是因為受往事影響,心裡背負比較大的壓力,力爭想要過正常的生活,有打破自己去重建的過程。
廣州日報:拍完之後對醫生有沒有新的認識?
江珊:絕對有,會讓我對醫生有更多一些的理解和尊重。
廣州日報:你還想挑戰什麼樣的職業女性?
江珊:我沒有演過女軍人,我的爸爸、媽媽是軍人出身,這令我有點遺憾。
其他行業劇口碑不一
正在熱播的另一部行業劇《碧海雄心》聚焦海上打撈行業。該劇圍繞陳一諾及高亮的工作與生活展開,袁泉是全劇的『情感中心』,與陳一諾和高亮都有糾葛。
該劇也描述到海上救助隊員的心理問題,他們回到岸上後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業、家庭和朋友是非常具有社會性的話題。有觀眾指出,這劇演員陣容紮實,題材新穎,編劇如果能把劇情合理化,會更受歡迎。
《凡人的品格》則聚焦電視制作行業。林永健飾演中年失意的制作人展大鵬,蔣欣扮演從菜鳥逆襲的主播暢歌。不過,該劇的選角存在偏差,許多觀眾對 林永健有意見:『一個演多了小人物的演員去演霸道總裁,總是無法讓人入戲。』蔣欣的外形,加上她一貫的女強人戲路,演繹職場小白兔無法讓人產生共鳴。此 外,劇情略顯俗套、邏輯略微生硬,這使得該劇反響一般。
此外,本月即將開播的《獵場》將關注獵頭行業。胡歌再次回歸熒屏堪稱一大噱頭,還有張嘉譯、孫紅雷、祖鋒、趙立新等實力派齊聚,令人對該劇品質有所期望。《獵場》能否讓行業劇再上一個臺階?拭目以待。
剖析:行業劇要避開這些坑
行業劇應該怎麼拍,纔能既不失專業水准,又飽含藝術氣息?
首先,行業劇要避開『愛情戲喧賓奪主』的坑。早前,《親愛的翻譯官》《離婚律師》等引發熱議的並不是人們對法語翻譯官和離婚律師這兩個行業的思 考,而是對男女主角愛情故事的討論。似乎行業只是一個幌子,愛情纔是主題,這就導致行業劇走樣、變質。必須承認,愛情線是故事主線符合中國觀眾的收視習 慣,但行業成色不足是最大問題,大家因而批評說主角都在披著行業的外衣談戀愛,但其實每個行業的獨特性和神秘感同樣吸引觀眾,編劇應該在這方面講好故事。
其次,所謂行業劇也因為其信息和知識不專業而飽受詬病。比如,醫療劇裡,醫生戴著無菌手套摸有菌區;律政劇裡,女主角穿著高跟鞋奔跑著破案;刑 偵劇裡,男主角連拿槍的姿勢都不正確。此外,劇中專業場景呈現出的邏輯思維一定要嚴謹。比如疾病醫治、手術處理、案件偵破、犯罪調查等一定要行得通,要盡 量立足於真實情況和現實模型,不能有一知半解和胡編亂造。所以,行業劇如何避免在專業上不被指責太多,是需要努力的一個重點。
頭評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來源
行業劇之所以不好做,就在於它的行業屬性非常特殊,注定編劇無法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模式,在短時間內獲取足夠的專業知識。美劇《傲骨賢妻》被稱為 經典,是因為編劇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有多年的專業知識積累。《白夜追凶》的刑偵部分好看,就在於編劇是從業多年的律師。《繼承人》的編劇也是律師,纔 能把庭審戲寫得精彩。
生活永遠是最好的素材來源,行業劇的劇本創作尤其如此。因為觀眾都有火眼金睛,尤其是大量專業人士都在盯著這些戲。編劇在寫之前,如果僅僅以為 花較少時間,用『體驗生活』的方式就能了解一個行業,那是不可能的,作品會經不起考驗。因此,從事行業劇編劇工作的人最好是有專業積累,然後也能熟悉一般 藝術作品的規律,纔能寫出既有專業水平,又能符合大眾審美的作品來。
而對參演行業劇的演員來說,要演什麼像什麼,就必須多花一些時間去做案頭工作,到真實的行業環境裡去觀察,掌握業內人的言談舉止、精神風貌、為人處事等細節,纔能由內而外、最大程度貼近人物,贏得觀眾口碑。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