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雞西新聞網  >  各區新聞
搜 索
雞東縣構建農業體系供給側實現『四變』
2017-11-22 09:41:27 來源:雞西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雞西11月22日訊 (趙昕張明新)雞東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署,特別是圍繞全省『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相關要求,結合縣域發展實際,強力構建農業發展『四大體系』,助推全縣供給側結構變好、變優、變新、變強。

  強力構建產業體系,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變好。雞東縣按照農業產業體系整體謀劃,著眼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的發展思路,規劃綠色水稻、專用玉米、高蛋白大(雜)豆、北藥、紫蘇、蔬菜六大產業帶。緊緊圍繞『強綠』、『興藥』,加大龍頭企業的昇級改造。加快發展訂單直銷、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變革產業組織方式。投入資金10萬元,加快地方電商平臺建設,篩選出體系健全、運營良好的黑龍江省信德盛通科技有限公司『聯農致富通』電商平臺,在雞西市率先與黑龍江大米網成功對接,成立了大米網子公司,並以此為牽動,與域內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溝通,宣傳雞東大米網,引導縣域農企入駐雞東大米網,商品種類由50多種增加到100多種,開通僅一個多月,大米、山產品等雞東特產銷售額就達到近200萬元。依托84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和小微商會,建立村級微信群87個、縣內社區微信群34個,縣級和鎮級微信服務公眾號各1個,通過電商及微商等多種形式進行線上銷售。

  強力構建生產體系,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變優。圍繞『調優、調綠、調高』,加快種植結構調整。今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55.2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43.4萬畝、經濟作物11.35萬畝、飼料作物20.5萬畝。主要農作物實現『一減五增』,即:減玉米、增水稻、增大豆、增雜糧雜豆、增北藥、增飼料作物。擴大有機肥耕地面積,推廣水稻機械側深施肥、水肥一體化、葉面噴施等減肥增效施肥技術,采用更換噴頭體等措施,調綠農業生產方式。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調高農產品品牌價值。圍繞地域優勢,發展農業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沿雞虎高速的哈達鎮、雞東鎮、雞林鄉和八楞山沿線的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鼓勵農民創業創新,增加工資性收入,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圍繞『兩牛、一豬』,調強生豬養殖規模。

  強力構建經營體系,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變新。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501家,通過不斷強化規范管理,保證了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聚焦農業發展需求,集中發揮農技體系作用,推動農業全環節服務需求『有應答、有承接、有結果』,推動集約化服務對接。發展專業化產中服務組織,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脫離全環節生產,專注於一個環節發展專業化服務,目前已形成了催芽、育苗、病蟲害防御等關鍵環節專業化服務組織十多個,加速形成了精細化的農業社會化分工分業,有效提昇了全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標准化水平。推進企與企、企與戶利益聯結新機制。同時,努力探索社企共建新模式。重點研究企業、農戶、基地的銜接模式,通過『公司+聯合社+農戶』的產業化利益聯結模式,使公司、合作社和農戶在生產經營中各自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強力構建保障體系,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變強。實施藏糧於地戰略,強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強化土地整理項目建設,下大力氣夯實農業基礎。實施藏糧於技戰略,引導農民轉變觀念適應改革、面向市場調整結構、延伸鏈條抓產業融合,開展農業乾部下基層活動,下大力氣夯實科技支橕。深化農村改革,繼續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推進土地承包工作。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加強確權工作的督促指導,按照方案和目標,確保工作進度和質量,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責任編輯:陳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