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雞西新聞網  >  專題(新)  >  關愛下一代  >  先進典型
搜 索
書香之家 代代傳承
2017-12-04 09:08:35 來源:雞西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任桂艷

  又是一年開學季,女兒又一次離開家,獨自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開始她的研究生學習生涯。這個被譽為金融黃埔的學院每年在全國只招生50名保送生,面對親朋好友的祝賀,我知道,女兒張莞悅有今天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學校老師的培養外,最感謝的是我的爸爸傳承下來的愛學習、愛生活、愛工作的良好家風。

凡是學習的事多少錢都花

  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孩子,我們姊弟三人從小就覺得,在村裡爸爸的習慣似乎和別人不一樣,只要乾活間隙有一點時間,爸爸總是在捧著書看。30歲,在一次公開考試中,爸爸考入當時的公社(後來的紅旗鄉政府),從一名農民成為國家乾部。

  和共和國同齡的爸爸只學過半年物理,卻憑自學掌握了錄音機、電視、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修理技術。村裡誰家的電器壞了,爸爸都會給無償修理。小時候我們經常半夜醒來時,看到爸爸點著臺燈一邊研究說明書、一邊是拆了一桌子的電器零件。受爸爸的熏陶,我們三人從小都特別喜歡看書,爸爸常年訂閱的《民間文學》《故事會》等雜志,給我們的童年帶來無限樂趣。農村很多孩子小學沒念完就回家幫著務農了,而我家除了我初中畢業直接讀師范外,弟弟妹妹在上世紀90年代都考進全國重點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生活。

  那些年,我的母親身體不好,常年吃藥,爺爺年齡大,全家六口人靠爸爸一人上班的有限工資和家裡的十幾畝地維持生活,家裡生活一直都非常簡朴。小時候,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美美地吃一頓炒雞蛋!其實那些年家裡每年都養許多雞、鴨子,但除了來客人,從來不捨得吃一個雞蛋,都拿到市場賣了換錢。盡管生活如此節儉,但是在讀書、學習上花錢,家裡從來沒半點猶豫。爸爸總是對我們說:『只要是你們在學習上需要,花多少錢都有。』初三時,學校推薦一套練習冊,要花近十元錢,當看到母親面有難色時,爸爸毫不猶豫地說:『買!』那時候,爸爸每月的工資也就幾十元錢。

  父親愛學習對我們的影響是終生的。這些年,我從不買什麼名牌衣服、貴重首飾,但一遇到好書,花起錢來毫不猶豫。女兒9歲前我家住在外區,每次到市裡,女兒必須要去的地方就是書店,在那裡一呆就是大半天,如果時間緊不能去,她就會大哭抗議。每年過生日,問她想要什麼禮物,女兒都毫無猶豫地選擇書。小學時她就閱讀了近千部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和科技書籍,曾被評為全市『讀書大王』。

生活會越來越好

  『咱們家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你們會越來越有出息的。』這句話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不忙的漫長冬夜裡,全家人會在一起講故事。爸爸經常講他上中學時每天步行40多裡路去雞西四中上學,沒有鞋子,就光著腳板走。午飯帶的是冰涼的大碴子和一點大醬,但他從不覺得苦。後來因為其它原因,爸爸只讀到初二就輟學了,沒能上大學,這是爸爸最大的遺憾,他經常對我們說:『你們現在多幸福啊,能有學上。』

  從小,爸爸從來不讓孩子們做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盡可能創造條件讓我們長見識。每年元宵節,市內有扭秧歌、冰燈展等活動,他都想方設法,托人把三個孩子帶到市裡,盡管冰天雪地裡,我們的手、臉都凍得通紅,也看不清什麼門道,但那種熱鬧的場面,讓我們滿懷期盼下一個節日。每年暑假,全家都要抽出一天時間,放下所有的農活,一起去一次河濱公園,劃船、坐旋轉木馬,中午吃一頓帶牛肉的冷面,再照一張全家福,這一天花的錢可能是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每年的中秋節,也是我們最盼望的日子,這天家裡必有的節目是賞月。天剛剛有點黑,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把桌子搬到院子裡,上面擺上月餅,自產的小苹果、葡萄,全家人圍坐在桌子邊講故事:嫦娥的故事,銀河的故事......小學四年級,我曾參加恆山區作文競賽,就是寫了這個場景,獲得全區一等獎,那個帶海綿的粉色文具盒獎品是我小時候用過的最好的文具。

  有了女兒之後,我努力創造各種條件豐富她的生活。只要有機會,就帶著她到全國各地旅游,不能去外地時,就利用周末爬山、采蘑菇、挖野菜。女兒從小喜歡美術、剪紙、做手工、竹笛,喜歡健身操、滑雪、瑜伽、游泳、攀岩等各種運動。從初一開始,每到寒暑假,我們一家三口都要一起到健身房健身,直到現在大四畢業,假期裡的這項運動從沒有間斷過。

工作上的事決不能含糊

  爸爸在鄉政府工作前,曾經在村裡負責財務。無論什麼崗位,他對工作一直保持著極大的熱情和認真,在他心目中,工作比什麼都重要。29歲時,恆山區曾有一次機關招考機會,他也報了名,但考試那天是為村民發放糧油的日子,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地放棄了考試。幸運的是第二年區裡又有一次招考,他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現在和我們談到這些,他仍沒有一絲後悔:『村裡這麼大的事,我能因為自己的事耽誤嗎?』在鄉裡工作的20多年,爸爸每天騎自行車20公裡從薛家村到紅旗鄉上班,無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從來不遲到、不早退。家裡的十幾畝地都是他用早晚和周日時間耕耘的,從沒有為家裡的農活影響工作。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還被記過三等功。

  我們姐弟三人都繼承了爸爸工作認真、積極肯乾的工作作風。妹妹現在是北京一家央企的中層領導。在建築行業工作的弟弟獲得了20餘項國家專利,榮獲『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首都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而女兒在小學擔任學習委員,中學時是班長、校學生會宣傳部長。大學四年先後榮獲吳玉章獎學金提名獎(全校僅10人)、國家獎學金、三星志願者、優秀團員、人民大學優秀畢業生等多項榮譽。

(作者系雞西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科科長)

責任編輯:陳江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