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2月5日訊 (鄭麗娜 記者於敬文) 日前,恆山區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家督導檢查組督查審定,對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恆山區現有義務教育中小學校9所,在校生總數4278人,教職工773人。他們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去布局、實施、推進,本著『富民興區、教育先行』的發展理念,突出義務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特色發展。目前,恆山區中小學校整體格局形成了『區域內集中,鄉、礦分立』的合理布局,教育發展形成了與總人口相適應的、與區功能定位相匹配的良好態勢。
抓責任落實,創建優先發展環境。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納入恆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寫入了區委、區政府工作報告,建立了聯席會議、黨政領導乾部定點聯系學校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區委、區政府等四個班子先後召開教育專題工作會議12次,深入基層學校30餘次,每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涉及教育的建議和提案可達到2%。
抓財力優先,保障教育發展投入。三年間,全區教育總投入達4.8億元,佔財政支出的35.3%,位列各項支出之首。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專項資金總額達1029.6萬元,四級配套資金全部落實到位,足額撥付。累計投資1.3億元,新建、擴建學校及對輔助設施進行改造、修建;投資318萬元新建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等功能教室32間,更新教學儀器設備1萬餘件,新增圖書5.7萬冊,更換學生桌椅625套,粉刷和維修教室126間;投資1073萬元為各學校新建了多媒體室、微機室、微課教室、錄播教室,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全部完成。
抓服務扶持,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嚴格落實『兩為主、兩納入』的政策,開闢了進城務工子女就讀綠色通道。全區不分重點校、不分重點班,嚴格實行陽光招生、陽光分班。重視弱勢群體子女的教育工作,建立了扶貧助學長效機制,對其進行經濟上的救助,心理上的幫助,創造均衡就學機會。三年來,為貧弱學生捐贈錢物累計資金26萬元,為孤殘貧困學前兒童資助21.5萬元。嚴格執行『兩免一補』政策,免費提供教科書15070套,為農村寄宿生補助資金100餘萬元。
抓資源調配,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強化校際間均衡發展,多措並舉促進教育公平。先後整合了育新小學、紅旗中心小學、張新中學、小恆山中學和大恆山中學5所學校,初步形成了中小學布局合理優化、比例適當、規模適度的教育格局。通過教師雙向交流機制,實施了教師職稱評定、先優評比向農村學校傾斜政策;積極爭取公益性崗位,滿足各學校安保等後勤保障工作需求。三年來選拔任用校級領導6人,公開招錄教師12人,補充『三支一扶』大學生11人,促進了校領導和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
抓辦學特色,提昇教育教學質量。恆山區深入落實『一校一品工程』,堅持踐行『養成、體驗、實踐』的育人方式,以培養學生聽課、寫字、讀書等10個好習慣為重點,從一日常規和七件小事抓起,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目前,共有市、區級好習慣示范生208名、示范班70個、示范校5所。圍繞『一校一品』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分別開設了版畫、理財等30餘門校本必修課程、校本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實驗小學的版畫教學、十六中學的上冰雪運動等都已成為課程建設的典范。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