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憲,男,35歲,朝鮮族,共產黨員,麻山區新光朝鮮族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會計。金東憲中學畢業後回家務農,十多年間,他眼見村裡人紛紛離開家鄉,到韓國和國內大城市經商務工,村裡原有150多戶,現在剩下26戶,有青年農民3戶,剩下都是老弱病殘。農田只好外包出去,農業收入下滑,增收困難。
面對村裡現實問題,金東憲一直默默地堅守,盡管他的親人都去了韓國,多次勸他早點離開農村到韓國去,會得到可觀的收入。可是他不服氣,他不相信村裡有3000多畝土地,有面對?牛河,貫穿東西的鐵路,背靠方虎公路這麼好條件,怎麼能富不起來?金東憲頭腦靈活,思路廣、眼界寬,敢闖敢試,他首先想在養殖上進行突破,剛畢業回村裡,第一個辦起了養豬場,可前幾年養殖市場波動較大,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忙活了幾年賺錢不多,還差點賠上,這時他准備換個思路搞養殖,走特色養殖的路子。他在網上了解到養殖巴馬香豬致富的信息,於是到青島市、密山市等地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到巴馬香豬原產於廣西巴馬,被國家列為名貴珍稀小型豬品種,與巴馬火麻齊名,是長壽養生食品之一,且味道鮮美,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的美譽。而且巴馬香豬體型小,成齡豬體重不過90斤左右,性野早熟,喂食草根、野草、野菜的粗飼料,食量小、繁殖率高,抗病力強,養殖成本低、風險小,銷售價格高,毛斤每市斤可到25元左右,是普通豬價格的一倍。看准了這個好項目,他於2010年5月就購進了母豬4頭,公豬2頭,小豬仔20頭,現已發展到商品豬100多頭,能產母豬60頭,公豬4頭,年可出欄60頭左右,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金東憲不僅在特色養殖上有新突破,還把目光轉向種植業,針對近年來國家退出玉米保護價的政策調整,農民種糧減收,苦於不知種什麼的情況下,金東憲多次到處進行學習考察,最後通過親屬與大連市金豐食品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簽訂了種植1000畝糯玉米的協議訂單,拿到訂單並不是大功告成,村裡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種植糯玉米需要水肥條件好的肥沃土地,新光村高產田都集中在河兩岸,地平土質好,是農民的『肥珠子』,種植1000畝地需要從50幾戶農民手中流轉,集中到幾戶青年手中,起初農民不托底,大多數農戶不願意把土地轉讓出去,金東憲在黨支部書記金龍奎的支持下,挨家挨戶做工作,宣傳調整種植品種的好處、收益,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纔把各家的工作做通,成功地流轉土地1000畝,把它落實到3戶青年農戶頭上。大面積種植糯玉米,在本地還是第一次,與收購商聯系,還要對栽培、采收技術進行培訓,村裡聯系區農委技術人員給農民詳細地講解,直到聽懂為止。金東憲經過一冬一春的忙活,總算把種植訂單全部落實,順利地完成播種。他們又投資300多萬元,利用兩個月時間,建起青玉米加工廠和冷凍儲藏庫,7月中下旬采摘下來的青玉米必須及時加工入庫,然後分期通過冷鏈物流運往大連銷售,預計種植糯玉米,每畝可增收1500元左右。
(麻山區關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