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月10日訊 (組宣 本報記者:解廣軍)近年來,虎林市大力實施人纔強農戰略,立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創新農村實用人纔隊伍體系、經營體系、政策體系建設方式,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配置合理、保障有力的農村實用人纔隊伍,為支橕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人纔智力保障。
『三層聯動』構建隊伍體系
堅持以農業產業調整需求為導向,科學制定農村實用人纔建設規劃,著力培養基礎型、專業型人纔,大力引進高端型人纔,聯動用好三個層次人纔,使立體化、梯隊式農村實用人纔涵蓋農業生產全領域。一是廣泛培養基礎型人纔。不斷完善農村實用人纔認定機制,建立『土專家』、『田秀纔』選拔辦法,以行政村為單位,以農業生產能手、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加快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的基礎型農村實用人纔隊伍,實現人纔由村村有,向屯屯有方向發展。2017年,認定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技能帶動型、社會服務型等五類農村實用人纔2000人。預計三年內,全市農村實用人纔數量將達到5000人,平均每個行政村50人以上。二是重點培養專業型人纔。以市鄉兩級農業專業技術人纔為主體,采取補充農業技術力量、組建技術指導服務隊、成立農業科技協作組織等措施,建立一支技術力量充沛、覆蓋領域廣泛、指導服務能力過硬、精乾高效的農業生產專業型人纔隊伍。目前,全市建立農業技術服務團隊20個,農業專業技術人纔達100人。其中,研究員級高級農藝師5人、高級農藝師65人。三是大力引進高端型人纔。以域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有成熟技術的經濟組織專家為重點,采取合作建基地、解決方案購買、長期諮詢等手段,建立農業高端領先技術智力服務平臺和智庫,完善『院企社農』技術智力互動機制,建立一支農業技術領先的『柔性』高端人纔隊伍。目前,虎林市已與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等20多家省內外機構建立技術協作關系,初步構建起高端人纔支橕體系。
『三向發力』構建經營體系
堅持以『三農』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推動一產獨秀向三產融合轉型,培養涉農商品及項目中介服務人纔,大力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著力在農民、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築起金色人纔橋梁。一是三產融合布局新農村。大力構建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完善金融政策和政府扶持政策,加大對重點農產品產銷企業經營管理人纔的培育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資本運作、人力資源管理、股權融資及新三板掛牌操作等知識的培訓,加快培育農業企業『職業經理人』和『優秀企業家』群體。目前,已培植農產品深加工規上企業15家,培養農業經營管理人纔45人。二是網格化布局經紀人纔。以鄉鄉建、村村選、行行全為目標,完善農村經紀人從業規范和鼓勵政策,對農民實行『零門檻』准入,支持設立農村經紀合伙企業和組織,發展專兼職農村經紀人和經紀組織680人(個),初步實現了鄉、村、行網格化分布,強化了農產品銷售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三是網絡化布局電商人纔。以『互聯網+』現代農業為驅動,出臺扶持農村電商人纔發展政策,鼓勵農戶、合作社和各類農業企業開辦網店,加快發展農產品互聯網直銷;支持大學生入駐電子商務大廈,創辦農產品電商企業,政府補貼支持3年場租、水電、物業、取暖等費用。2017年,培育電商人纔1000餘人,成立電商企業56家,提高了虎林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三措疊加』構建政策體系
堅持以人纔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人纔『引育用』政策體系,加大人纔培養、智力引進力度和激勵保障力度,持續激發人纔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一是完善人纔培養機制。以『家家都有明白人』為目標,大規模開展職業農民培訓,目前已培訓50歲以下新型職業農民2萬餘人次。健全繼續教育制度,實施知識和技術更新『三年一輪訓』計劃,連續8年,每年選派50名農業專業技術人纔和農村實用人纔參加省市重點培訓班;與東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機構開展『院市共建』農業知識系統培訓,2017年,培訓農村實用人纔220人。二是完善人纔引進機制。加大涉農專業高校畢業生全職引進力度,出臺高科技、住房和生活補助政策,給予最高20萬元安家費、每年2萬元生活補貼,成功引進涉農專業碩士3人。出臺『雁歸來』本籍高校畢業生回鄉安置政策,吸引26名虎林籍涉農專業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就業。完善柔性引進高層次人纔優惠政策,創新合作方式、明確同等待遇,為北藥研發、高效作物種植、特色養殖等領域柔性引進專家31人次,破解瓶頸問題20個。三是完善人纔激勵保障機制。建立涉農專業技術人纔考核獎勵制度,提高鄉鎮農技人纔高級職稱評聘比例,鼓勵農業專業技術人纔離崗創業,激發了涉農專業技術人纔活力。加大資金保障力度,2017年,虎林市人纔資金總投入313萬元,其中,農村實用人纔隊伍建設投入50餘萬元,為壯大農村實用人纔隊伍提供了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