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區全面開展『五個課堂』建設紀實
圖為:固定課堂——中心組理論學習。
東北網雞西1月23日訊 (王宇 記者 於敬文) 2017年以來,恆山區以『五個課堂』為載體,積極拓寬理論學習的方式和途徑,組織引領廣大乾部群眾持續掀起學習熱潮,使黨的大政方針在基層落地生根,做到了全方位、全覆蓋。固定課堂率先學、流動課堂宣講學、市民課堂實用學、農家課堂靈活學、網絡課堂即時學,『五個課堂』將各種精神講進大家的心坎兒裡,以不拘一格的講授形式受到廣大黨員乾部和群眾的點贊。
固定課堂率先學,學深學透。打造中心組學習固定課堂,提高制度化、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精選固定課堂學習內容,去年上半年突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黨的十九大召開後,全面組織、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創新學習形式。在鞏固傳統的專題報告會、研討會等學習形式的基礎上,采取外請專家、內部巡講等各種靈活新穎的形式組織學習。健全學習制度。重點健全和完善專題學習、集中研討等學習制度,全年固定課堂開展區委中心組學習11次,各基層黨委、總支(支部)組織學習100餘次,邀請專家為全區黨員乾部做集中專題輔導3次。啟動了『學習貫徹十九大、轉型發展我先行』學習大討論活動,立足思想、理論、行為三個層面,廣大黨員、各級中心組和機關乾部結合自身實際,陸續開展『轉型發展我是主角』學習研討、『轉型發展我是專家』調研和『轉型發展我是環境』崗位演講三項主體活動,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以此持續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熱潮全面興起。
圖為:流動課堂走進奮斗辦事處。
流動課堂宣講學,入腦入心。面向全區深入開展了『黨代會精神在基層』學習宣傳活動,制定下發了詳細的安排意見。選調6名理論骨乾,組建區委宣講團,持續深入到各單位宣講和解讀,內容側重當前理論熱點和發展改善民生舉措。共開展集中宣講25場,參學達2000餘人(次),在基層反響良好。制定下發了《恆山區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確定26名領導乾部和優秀黨員乾部成立十九大精神宣講團,舉辦了全區宣講骨乾專題培訓班,迅速啟動了『十九大精神進基層』宣講活動,先後深入基層宣講40餘場。區委中心組先後2次召開了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會和座談會,強化學習理解,並暢談體會,交流心得,將十九大精神有效結合到思想和工作實際中去。區級領導深入分管戰線和聯系點帶頭講學20餘次。全區各部門、各單位組織十九大精神『七進』學習活動100餘場(次)。
市民課堂實用學,入情入理。從社區乾部、基層民警、人民教師、退休乾部等群體中精選出市民講師,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市民課堂宣講活動。各社區充分利用黨的十九大召開、雞西建市60周年以及重要節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市民講師進行熱點理論知識、核心價值觀建設等內容的宣講,理論性強、形式新穎、語言生動,群眾喜聞樂見和易於接受。市民課堂充實了聆聽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為社區為民服務的特色平臺和『思想教育中心』,實現了『教育學習、傳播文明』的功能。全年共建立市民課堂7個,組織宣講72場。在居民李大爺家中,宣講員與居民面對面一起學習、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所做的報告摘要,進一步深刻領會了黨的各項政策。『我在家裡通過電視學習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現在又進行了集中學習,讓我非常感動。把課堂搬到家裡,足不出門就可以聽到黨的聲音。』李大爺說。
圖為:農家課堂走進柳毛村。
農家課堂靈活學,管用實在。組織農家講師開展巡講活動,小廣場、會議室、農家院落、田間地頭等都成了宣講地點,不受空間限制,規模可大可小,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內容側重熱點理論知識、文明村鎮建設、鄉規民約、種養殖業結構調整、法律知識等方面。全區建立農家課堂24個,組織宣講200餘場,讓黨的方針政策和理論知識飛入尋常農戶家。
秋收季節,農民都忙著收獲莊稼。為了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時間傳送到老百姓家中,恆山區宣講團開設『農家小院課堂』,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活化宣傳方式,拓寬傳播渠道,該區面向兩鄉各村,開展了『廣播喇叭響起來』活動,將黨的十九大報告、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面向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文章等內容專門制作成音頻資料,利用各村廣播陣地進行持續播放,讓廣大村民時刻關注祖國的發展與變化,讓黨的十九大精神走進鄉村千家萬戶。截至目前,各村累計利用廣播喇叭陣地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近百次,總時長2000餘分鍾。
網絡課堂即時學,不斷更新。在《情系恆山》、《廉潔恆山》、《政務恆山》、《恆山黨建E家》等微信公眾平臺上建立網絡課堂,以權威解讀、專家授課、典型宣傳、時政新聞等方面內容為主,及時發布最新理論知識、領導講話和會議精神,把握好政治導向,遵守政治紀律,弘揚主旋律,確保網絡課堂發布的學習內容導向正確。全年共發布學習內容170餘條。同時,在《情系恆山》微信公眾平臺上開闢專欄,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行深入闡釋和解讀,對全區學習貫徹情況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報道。開設《動態『五個課堂』》、《十九大精神進基層》等專欄10餘個,並得到雞西新聞網、『美麗雞西』公眾平臺等市級網絡媒體的關注和多次轉載。為拓展宣傳渠道,啟動了《恆山發布》公眾微博,已發布區內信息270餘條。同時做好與政府網站的協調和信息共享,確保新聞宣傳同聲同頻。
『網絡課堂』已成為恆山區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空中陣地』,宣講人員通過抓內容、抓載體、抓引領、抓結合,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優勢,聚合多種形態,精心策劃選題,創新表達方式,積極打造網上正能量資源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廣覆蓋地推進網上理論武裝和十九大精神宣傳,在全區做到了有速度、有熱度、有廣度、有深度、有實效。一年來,恆山區以『講清楚、講明白,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為目標,及時、鮮活地開展『五個課堂』建設,讓當地群眾隨時隨地學起來、動起來,增強了宣傳實效。該區『五個課堂』學習的火熱場景和生動實踐,確保了黨的精神食糧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廣大黨員乾部群眾在學中堅定信念、在學中增強自信、在學中體現擔當,凝聚了思想共識,匯積了精神力量,並把學習成果自覺轉化為推動全區轉型發展實踐中的真招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