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2018年元宵節秧歌展演側記
實習生張靖萍 記者 薛劍虹 李慧 李瑩
圖為:龍騰盛世,吉兆未來。 記者 滕忠順/攝
東北網雞西3月5日訊 雄雞報捷去,錦犬送春來。3月2日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天空奮力頂住了連日來的大雪壓力,格外晴朗。一大早,參加2018年元宵節秧歌展演的秧歌隊伍揮著五彩繽紛的長扇,踏著喜氣洋洋的曲調,分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市政府以及龍煤雞西礦業公司四處場地扭起了歡樂的秧歌舞,濃濃的節日氣氛引得市區大街小巷人頭攢動。
各表演場地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武術舞龍舞獅子、彩扇紅綢大花燈、娃娃媒婆俏媳婦、毛驢酒壇跑旱船……喜慶的秧歌舞既展示了傳統秧歌表演的魅力,又將經典文藝形式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懷舊又時尚的秧歌展演使得演出者舞得盡興,現場群眾看得高興。
雞冠區精挑細選組建了西郊鄉、紅星鄉、馨和及長扇舞4支秧歌隊,每支隊伍有近150人組成,他們來自農村、社區、社會團體,有的甚至是自告奮勇積極參與。7歲的趙浩然是演出人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身穿小老虎演出服,手持棍棒道具,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威風極了。『送孩子去武術班纔練習三個多月,就能參加秧歌展演活動了,我也非常高興。今天現場氣氛熱鬧,這纔是記憶中的年味兒!』小浩然的母親仔細地給孩子系緊棉服扣子,一臉興奮地說。『我今年是第一次參加秧歌演出,排練時可不輕松,我也算九零後吧,體力卻未必趕得上姐姐和阿姨們呢……』來自紅星鄉東太村29歲的姜鑫瑤快言快語。
雞東縣社區管委會秧歌隊、東海鎮秧歌隊也應邀來到市區進行表演。總共6支隊伍比賽似地相繼亮相,各具特色的表演方式讓人目不暇接。伴隨著節奏明快的旋律,在彩車的帶領下,各秧歌代表隊一路歡歌而來。大媽、大爺們舞著綢扇扭起了秧歌,粉紅的妝底透著健康,鮮紅的衣裳透著喜慶,靈巧的腳步透著奔放。威風凜凜的龍獅、搖曳起伏的跑旱船、濃妝艷抹的『妖婆』、生動活潑的『小毛驢』、『舞獅』、『金狗』,還有反串兒丑媳婦,為老百姓獻上了妙趣橫生、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在展演現場,有位女士手持自拍杆,棉襖口袋露出一截手機充電寶電線,一看就是有備而來,緊緊跟隨著每支秧歌隊伍或拍照或錄像。記者近距離打探纔得知,58歲的毛女士退休後較為清閑,是個舞蹈愛好者,看到歡快新穎的舞步忍不住記錄下來留著回家去琢磨,『連續三年在紅旗路看秧歌演出,我發現今年的秧歌表演規模大,內容形式也精彩了許多,創作和編排力度也不錯,看出專業水平了。』毛女士一板一眼地評價道。
據雞東縣社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書宏介紹,雞東縣社區管委會秧歌隊共有220名雞東社區功能型黨小組黨員和群眾組成,平均年齡62歲,他們以長扇為引領、以大鼓為核心、腰鼓為主體,由於表演難度較高,秧歌隊成員從兩月前就開始練習,一些老同志克服了身體難題,堅持每天排練五個多小時,將這場『盛宴』呈獻給全市市民,表達了對全市人民新春最美好的祝福。
雞東遠道而來的秧歌隊伍如快閃一般,表演後迅速趕回雞東縣給鄉親們繼續表演。雞冠區的4支隊伍則隨著彩車,邊扭邊走,與紅旗路兩旁的百姓零距離互動,再一路行至中心大街。與此同時,處處彰顯熱鬧氣氛的道路另一端,為確保群眾安全有序觀賞秧歌,整個市區展演現場有450餘名公安民警陪伴在人民群眾身邊,有的女民警凍得原地跺幾下腳立刻站如松,有的男乾警帽檐、衣領處掛著雪霜,部分負責道路疏通的交警當日早7時便上崗執勤,他們實時掌控現場情況,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職責所在』的深刻意義。
秧歌展演告一段落,家家戶戶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序幕纔剛剛拉開。東北百姓習俗是過了正月十五算是真正過完年。過了正月十五這天,人們又將開始新一年的忙碌,為己為家更為家鄉的美好新時代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