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關於印發《執法司法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法字【2018】43號
執法司法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2018年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黑辦發〔2018〕11號)要求,政法專項組決定從2018年4月至10月在全省政法機關開展為期7個月的執法司法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重要批示和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關於作風整頓要求,按照全省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會議部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緊緊圍繞執法司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覆蓋全省政法機關,覆蓋全體政法乾警,覆蓋全部執法司法崗位,覆蓋全部執法司法案件,進一步規范執法司法權力運行、提昇執法司法質效、強化政法機關服務效能,全力營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為推動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整治重點
緊緊圍繞解決效率不高、服務質量不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能力不強、執法司法公信力不高,執法司法不作為、亂作為,以權謀私、弄權勒卡,徇私枉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問題,重點開展四個方面專項整治。
(一)提昇執法司法服務水平專項整治
重點整治:1.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深入、不到位;權力運行流程不暢,工作環節交叉、多級審批、多頭受理,群眾、企業辦事『數次跑』『往返跑』。2.『四零』承諾創建工作不落實,創建標准不高、試點經驗推廣力度不大、服務質效沒有明顯改進。3.落實流程再造工作行動遲緩、工作不到位,仍存在執行改革、落實制度中梗阻;流程不優、不公開,一次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不落實,辦事拖拉、效率低下。4.窗口形象和服務意識差,工作標准低,方法簡單粗暴、冷橫硬推;輔警單獨執法辦案;信訪渠道不暢通,答復當事人不及時。5.人為設卡,便民利企措施不到位;窗口單位周邊『代理』『代辦』『黃牛』多,存在『地下利益鏈條』,搞『前店後廠』。6.執法司法信息化建設滯後,『互聯網+政法』工作落實不到位,網上辦事不便,移動政務滯後。7.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不夠便捷高效;基層和偏遠地區法律服務資源匱乏,群眾『打官司難』。8.政法部門內部協調配合機制不暢,有人為設置、認識不統一影響執法司法辦案,形不成打擊合力,相同案件執法司法標准不同,執法隨意性較大。9.一些政法單位領導責任不落實,對窗口服務存在問題失察失責,對人民群眾來信來訪重視不夠,領導接待日、接待窗口經常『空崗』,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
主要措施:以『放管服』改革為牽動,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示范創建試點工作,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昇級,建設便捷高效執法司法服務體系。深化拓展『四零』創建,創新服務載體,打造綜合性、一站式、信息化服務平臺,再造流程,精簡程序、減少環節、縮短時限,實行一站式服務,把便民利企措施落實到位。對窗口單位周邊的『代辦』『代理』『黃牛』等『黑中介』機構進行專項清理整治,打斷『地下利益鏈條』,開通便民利企『綠色通道』。開通投訴電話,接受和受理對重點整治問題的投訴;組織明查暗訪,對『空崗』窗口進行追責查辦。推進『互聯網+政法』創新,把所有可拓展的窗口服務延伸到網上,向社會公布執法司法流程圖、時間表,逐步實行窗口和網上服務並行,實現『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辦事要求。
(二)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專項整治
重點整治:10.野蠻執法,刑訊逼供,違法取證,濫用強制措施,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企案件財物,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11.人為因素混淆案件性質,應予立案不立案、不應立案違規立案,不適用調解的刑事案件以調解結案,放縱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犯罪行為。12.以權謀財,在行政審批、證照辦理中暗箱操作;利用特殊身份、地位和影響乾預、插手經濟糾紛和經濟活動;長期借用企業交通工具,向企業推銷產品、搞攤派、拉贊助和報銷票據,侵害企業利益。13.不聽取企業意見,對合法要求無故推諉、拖延甚至刁難,限制企業權利;涉企矛盾糾紛化解不力,執法司法標准不統一,選擇性執法;涉企案件積壓、久拖不決,案件來回『翻燒餅』。14.吃拿卡要,把轄區企業視為『唐僧肉』,利用節假日和敏感時期,私自到企業檢查,撈取好處;搞『釣魚執法』,勾結『黑中介』謀利;為壟斷經營、強攬工程、欺行霸市等破壞營商環境的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15.對非法集資和傳銷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涉眾型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依法打擊不力;『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主要措施:教育引導廣大政法乾警克服和摒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點,主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自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對侵害企業合法權益行為的專項打擊工作,嚴打破壞營商環境的黑惡勢力,嚴懲背後『保護傘』,切實保護企業家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案件的查辦力度,嚴查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勞動保障領域涉嫌犯罪的案件,依紀依法懲處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堅決懲戒經濟領域違法違規活動,積極參與金融風險防控化解工作,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打擊懲處力度,重點打擊非法集資、網絡傳銷、內幕交易等經濟犯罪行為。開展涉企矛盾糾紛排查和涉企積案集中清理工作,組織專業力量,全面排查,集中推進化解;完善崗位職權利益回避制度,嚴禁乾警經商辦企,嚴禁乾警家屬插手、經營與乾警職務行為相關聯的特種行業和場所;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進行合理分解,科學配置權力,管好關鍵人、管好關鍵處、管住關鍵事。建立對企檢查行政審批制度,杜絕隨意檢查行為發生;開展與企業面對面對接工作,按照『誰執法誰普法』原則,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引導企業增強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理念,幫助企業解決涉及執法司法的相關問題,切實增強企業守法誠信意識,循法而行、依法經營。
(三)解決執行難問題專項整治
重點整治:16.消極執行,拖延立案,拖延查詢、查封、扣押、凍結、處置財產,拖延發放兌現執行款物;選擇執行,挑選案件、選擇督辦、區別采取執行措施;亂執行,明顯超標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違規執行案外人財產,違規評估、拍賣財產、以物抵債,隱瞞、截留、挪用執行款物,違規納入、刪除、撤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7.地方保護主義,執行標的到位率低;部分涉黨政機關等主體案件未能執結;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配合機制不暢;執行案件上訪率仍在高位運行。18.爭取地方政府重視和支持不主動、不積極;聯動機制不暢通,聯合部門配合不到位,未能發揮應有作用;執行救助金還未納入司法救助范圍;執轉破工作推進緩慢。19.執行信息化建設薄弱環節多,網上辦案普及率低、工作進展緩慢,仍存在『線下辦案,事後補錄』問題。20.執行案件規范化存在短板;終結本次執行不符合程序和實體標准現象較為普遍;流程節點缺失記錄和記錄不准確現象較為突出;案件卷宗材料缺失、裝訂不規范現象時有發生。21.執行指揮中心建設相對滯後;宣傳聲勢力度不足;遠程視頻管理系統未能正常使用,運行維護保障不足;執行人員配備、裝備保障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等突出問題。
主要措施:加強精細化管理,做到執行程序環節全程留痕、全程公開、全程監督,堅決杜絕消極執行、選擇執行、亂執行問題發生;進一步完善『三統一』管理體制機制。積極爭取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推動建立執行救助金制度,紮實推進執行聯動機制常態化,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等政法單位要緊密配合、凝聚共識,聯合出臺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操作規程或實施辦法,加大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打擊力度。組織開展涉企、涉金融機構、涉黨政機關、涉民生和執行信訪案件、執行涉案款物等方面的專項清理,確定專門合議庭審判執轉破案件。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嵌入到各有關單位管理、審批等工作網絡中,增加被執行人失信成本和負面影響。嚴格落實網上辦案要求,加強終結本次執行日常督查,設計關鍵節點的文書樣式模板,規范結案方式和結案文書,加強卷宗管理和裝訂工作。進一步優化完善執行指揮中心的實體化運行,加強保障機制建設,配足配強執行人員。改進執行宣傳理念和方式,引導人民群眾理性認識執行難,理解執行、尊重執行並支持執行。
(四)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專項整治
重點整治:22.工作『慵懶散慢』,能力不強、本領不高,工作跑粗。23.不擔當、不作為,衙門作風、特權思想,懶政怠政。24.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以權謀財,花錢『撈人』,辦理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25.與律師、特定關系人勾結,充當司法掮客,打探案情,辦案跑風漏氣。26.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不徹底;『四風』問題呈現隱形變異;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數字造假,報喜不報懮,便民利企服務措施不力,搞材料政績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27.違規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為犯罪嫌疑人、罪犯、戒毒人員傳遞違禁品;向犯罪嫌疑人、罪犯、戒毒人員及其家屬索賄。28.執法司法不規范,不按規定佩戴執法裝備、警容風紀不整、遲到早退、安全防范意識淡薄、日常管理松散;個別乾警酗酒、賭博、吸毒,警用車與私家車牌照串用,使用上公私不分等突出問題。
主要措施:苦練內功,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提高政法乾警業務本領;開展紀律作風專項檢查工作,不定期進行明查暗訪,嚴厲整治紀律松弛、冷橫硬推、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頑癥。開展執法司法規范化大檢查,組織開展常態化、制度化的案件評查工作,下大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問題。強化紀檢、督察部門職能,嚴肅查處一批頂風違紀違法案件,清除一批『害群之馬』。組織開展『以案為鑒,優化環境』專題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引導廣大政法乾警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批評,增強規矩意識,強化紀律約束,推動實現全省政法隊伍紀律作風建設新常態,促進執法司法領域絕弊立新、風清氣正。
三、組織實施
(一)強化領導,壓實責任。專項整治工作要以省直政法單位為『條』、以各市(地)黨委政法委為『塊』,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模式組織推進落實。省直政法單位、各市(地)黨委政法委要在政法專項組組織領導下開展工作。各地各部門要依據本實施方案,結合本地、本系統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細化方案,精心籌劃、精心組織、精心督導抓好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合力,細化工作措施,壓實責任,將專項整治作為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工作靶標,做到『目標實、打得准、下手狠、見效快』。各級政法部門領導乾部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發揮帶頭作用,以誠懇的態度聽意見,以較真的態度查問題,以碰硬的態度促整改,落實落靠責任。
(二)聚焦問題,精准發力。各地各部門要結合本地、本系統實際,統籌協調各個環節、各個專項整治工作,做到有機銜接、上下互動、左右聯動。要對照專項整治問題,對號入座,梳理定項、按項分類,列出時間表、路線圖,逐項抓整改、逐項抓落實。要出重拳、下猛藥,真正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鞏固一個,直到群眾滿意為止。
(三)加強監督,從嚴問責。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經常性督導檢查,堅持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形成持續震懾,保持高壓態勢。要用好問責這個管黨治警利器,對專項整治緊盯不放,對問題突出的個人要嚴格實行『一案雙查』;對專項整治任務不落實、推進不力、效果不明顯、群眾和企業不滿意的單位,要追究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責任,要對失責問責情況進行點名道姓通報、公開曝光,讓追責問責成為常態。
(四)宣傳引導,營造氛圍。各地各部門要利用主流媒體以及『兩微一端』新媒體,通過開設專欄專題、刊發評論言論等方式,大力宣傳開展專項整治的重大意義、安排部署、務實舉措、最新成效,同步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示范創建試點工作,發現、培育、弘揚先進典型,展示政法機關和政法隊伍新形象、新作為,為推進專項整治工作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同時,也要加強輿情引導,對反面典型案例,要在深入調查、核准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曝光,嚴防負面輿情炒作,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