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關心農村留守困境兒童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我們不斷提高認識、強化領導、多措並舉,通過典型引路,在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明顯效果。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將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工作納入日程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口遷移流動也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農民離土離鄉外出務工,其中,有一部分農民只能把子女托付給老人監護或寄養親屬家,於是在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殊群體——鄉村留守困境兒童。
這些兒童小小年紀就缺失父母關愛和教育管理,生理和心理普遍出現一些問題。有的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與人交流;有的頑皮任性易怒、易衝動;有的感到孤獨無助,茫然不知所措、消沈自卑;有的說謊、偷竊、抽煙、喝酒、逃學曠課、輟學、閑散游蕩、沈迷於打游戲、甚至墮落等等。
對此,我們組織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重要指示,引導他們深刻認識留守困境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農村後繼有人的問題,關系到農村將來的經濟社會發展。長遠看,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管理教育的缺失,長大成人後綜合素質不高,其自身成長發展能力必然受限。如果放任自流形成一個這樣群體,也必然會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家清醒地認識到: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絕不是小問題,而是應該引起全黨全民全社會重視的大問題。這幾年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大力宣傳關愛留守困境兒童的重要性,宣傳留守困境兒童的問題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國家未來。從而激發各鄉(鎮)村關工組織乃至全社會增強做好留守困境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自覺把留守困境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做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
二、多措並舉,精准關愛和保護農村留守困境兒童
從2007年起,我們就將留守困境兒童問題納入全市關心下一代重要工作之一。市關工委除每年工作會議外,還對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進行專門部署,要求各級關工組織本著『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原則,采取精准措施,抓好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1、精准確定關愛對象,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每年初,鄉(鎮)村兩級關工組織對『需要特別關愛的青少年』開展調查摸底,對確定的『留守困境兒童』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各學校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核實補充。各鄉鎮關工委、行政村和所在學校關工領導小組各存一套留守困境兒童檔案。在此基礎上各鄉鎮關工委建立留守困境兒童匯總花名冊。對留守困境兒童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截止2017年12月底,全市有留守困境兒童680名,符合關愛保護條件的一個都沒漏掉。
2、精准落實監護人,做到『人人有人管』。依據留守困境兒童花名冊,由村級和學校關工領導小組負責逐人落實監護人。為了提高監護人能力素質,各鄉鎮先後舉辦17次監護人培訓班,使他們掌握了關愛保護留守困境兒童方面的基本知識。同時,行政村、有關學校負責人與『留守困境兒童』監護人簽定《留守困境兒童監護責任書》。從而保證每名『留守困境兒童』人人有人管理,事事有人負責,確保該留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3、精准落實關愛救助人,做到『人人都得到關愛保護』。根據留守困境兒童實際情況和『五老』的特點特長,由行政村和所在學校關工組織負責,物色合適的『五老』和社會愛心人士,幫助落實關愛保護人和關愛救助措施,並簽定《留守困境關愛救助協議書》。確保每一位留守困境兒童得到關愛救助擺脫困境。2007年以來,共籌集幫扶資金500餘萬元,全部用於留守困境兒童。
4、精准建立責任體系,做到『無死角、無漏洞、無短板』。依據留守困境兒童所在學校和戶籍地以及本人實際情況,對留守困境兒童的管理教育關愛保護,實行鄉鎮、行政村、學校分工負責制,形成了『三點一線』的關愛保護網絡和鏈條。
三、樹立典型,引領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工作持續開展
我們注意發現樹立典型,引領這項工作深入持續開展。逸夫小學堅持每年為留守困境兒童集體過生日,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校長親自為留守兒童點燃生日蠟燭、切生日蛋糕、領唱生日歌曲。實驗小學班主任常年對留守困境兒童開展『每月一訪』活動,與爺爺奶奶等親屬溝通情況、因人施教。知一鎮中學定期舉辦留守困境生監護人培訓班,提高監護人家教管理水平,還經常性向留守困境兒童傳授自我保護、衛生健康、青春期生理等方面知識,提高了留守困境生存能力和好習慣養成。太平鄉關工委從去年開始在中小學抓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活動試點。從每年新生入學開始,調查摸底,將留守困境兒童登記造冊,填寫『留守困境兒童關愛救助表』,建立留守困境兒童關愛救助檔案,填寫留守困境兒童活動紀實,落實監護人,落靠關愛措施,實行一人一策,並建立聯系制度。2017年,鄉長陶樹同志到中學看望留守困境兒童,當問到有什麼要求時,其中有一名兒童說有一段時間沒有看見媽媽的模樣了。陶鄉長立即掏出手機,讓孩子告訴媽媽的手機號。很快視頻聯系上了,孩子看見媽媽,激動萬分,緩解了長時間見不著父母面的思念之苦。據此,陶鄉長建議學校利用下午放學後時間,給有條件的家長、留守困境兒童開設『親子面對面』視頻,開放一小時,讓孩子們與遠在外地的父母進行視頻聊天。東糧集團老總翟有纔每年拿出50萬救助貧困留守兒童,累計捐獻300餘萬元,興亞集團女工楊安娜自發成立『愛心微友助學團』,先後籌集2.4萬元,救助11名貧困小學生等等。我們緊緊抓住這些鮮活的典型和生動的事例通過內部簡報和媒體宣傳,不僅弘揚了正能量、推廣了先進做法,也激發了更多的愛心人士投身於關愛保護留守困境兒童行列。
四、加強領導,構建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工作長效機制
緊緊依靠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構建長效機制,是做好各項關工工作的重要保證。關愛保護留守困境兒童工作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16年10月份,密山市政府以密政發〔2016〕38號文件下發了《密山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以市政府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為副組長的關愛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工作的領導機構,市屬26個部門和單位為成員單位。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統籌領導協調全市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研究制定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計劃;推動部門溝通與協作,細化職責任務分工,加強政策銜接和工作對接,完善關愛服務體系,檢查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落實。對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工作的26個領導成員單位,都制定明確了工作責任制,細化了有關工作任務,真正做到工作責任到位,關愛保護措施到位。對各鄉鎮、街道社區也依法落實了強制報告責任,建立起相應追責機制。《聯席會議制度》規定,對由於工作不重視、措施不得力而造成嚴重後果的,要進行通報、約談、督辦處分等方式追責。要根據留守困境兒童家庭情況,采取一家一方、一人一策的辦法,有針對性地做好監護幫扶工作。各鄉鎮都要組織鄉鎮『五老』,爭做留守困境兒童『義務家長』,做到每一個留守困境兒童全覆蓋。
由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我市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通過關愛保護,留守困境兒童在學習上有了明顯進步,在良好品德塑造上自覺性增強了。全市近五年沒有發生一起留守困境兒童參與校園暴力,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懂得感恩的多了,幫助同學的多了,性格開朗的多了。全市留守困境兒童思想穩定,學習努力,生活有保障,健康快樂成長的局面開始形成(密山市關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