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水公司:轉變供水理念優化服務環境
市供水公司按照市城鄉建設局黨委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要求,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優化供水服務』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紮實地組織開展大討論活動。
一是突出智慧水務建設,實現供水服務方式零距離。通過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率先在全省同行業實施了智慧水務建設,劃分了封閉式計量區域,相繼安裝超聲波、電磁等流量計28套,安裝智能水表3.7萬塊、IC卡水表436塊,部分區域實現了欠費預警和水表閥門智能化開關功能。率先在全省同行業啟動了從『窗口』到『指尖』,『微信』、『支付寶』便民交費業務,實現了營銷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另外,實現了機打票據加載微信二維碼功能等便民舉措,通過一系列實際行動,真正與用戶『零距離』溝通,為廣大用戶交費提供便利。
二是科學調配供水結構,保證水質衛生安全零差錯。充分利用資源共享等優勢,通過統一調度、科學規劃,讓各區域供水結構更加趨於科學合理,其中將滴道區納入到西郊淨水廠的供水范圍,不僅進一步優化了供水格局,每年還能降低生產成本63萬元。通過雞冠主城區單向供水轉換為雙向供水,全面降低了供水管網壓力,連同智慧水務、供水改造的有效實施,管網漏損率逐年降低。同時,通過嚴抓供水安全工作,繼西郊淨水廠(原第三淨水廠)之後,朝陽淨水廠也被我市衛生計生委授予了2017年度《生活飲用水衛生信譽度A級》稱號。公司生產調度中心和水質化驗監測中心被團省委、省安監局評為2017年度《全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稱號,是全市建設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三是架設社企互動橋梁,打通便民工作『最後一公裡』。公司結合工作實際,創新形式,相繼建立了40多個二次供水區域用戶服務微信群,架設了企民互動交流的橋梁,在微信群裡第一時間發布供水動態信息,並通過此平臺,隨時掌握用戶的用水需求,汲取用戶對供水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實現了供水企業和群眾之間『親密』『即時』『微距』的接觸,著力解決了供水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問題。同時,在維修公司、二次供水管理處、8個經營分公司積極推行專業微信APP軟件管理報修模式,不僅改善了原先較為繁瑣的紙質報修流程,提昇了維修人員快速反應的能力與維修效率,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更好更快的供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