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13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程木津)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經過幾年來的努力,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保護區內非法土地已清退完畢。
據了解,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010年8月批復成立。虎林市將每年的4月25日設為生態日,成立以市長為組長,保護區管理局、林業、發改、財政、農業、畜牧、國土、環保等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先後制定《關於加強黑龍江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的通知》《虎林市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等文件制度,將保護區建設和管理任務量化細化,並逐項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責任人。
建立執法隊伍,嚴打濫捕濫撈行為。由濕地局保護科牽頭,協調林業、水產、外事、畜牧、邊防、公安等部門共同組成執法隊伍,不定期深入保護區巡查,公安局派駐執法人員,配合濕地局專項開展管護執法。2017年5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檢察院派駐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檢查室;同年9月,完成濕地恢復平整土地48850立方米。
濕地恢復成果顯著,環濕土地蘆葦等濕地植被長勢良好。退耕還濕後,發現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金雕等多種珍貴鳥類,每年在此棲息繁殖的雁、鴨、鷗等水鳥數萬只,春季高峰期候鳥日過往量達10萬多只。今年春季,珍寶島濕地鳥類調查共記錄到丹頂鶴20只、東方白鸛10只、白枕鶴4只,目前,丹頂鶴有3巢、白枕鶴有4巢左右在珍寶島濕地保護區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