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工作流程節省辦事時間方便交易當事人
東北網雞西3月20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王文利)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在全省率先開通了權益類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目前,我市國有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轉讓、出租已經全部實現電子化交易,截至目前,發布交易信息1647條,完成交易額4.7億元。被列為2018年市政府工作亮點。
據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2017年8月14日以前,我市交易當事人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轉讓、出租業務時提交要件繁多,流程不優,需現場遞交交易材料,尤其是虎林市、密山市往返需要跑二三百公裡,工作效率低下。開通權益類全流程電子化交易,企業和群眾辦理該交易不僅實現了『網上全公開、網下無交易,統一規范、共享共用』的政務公開目標,更重要的是,壓縮了工作流程,節省了辦事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方便了交易當事人。
據了解,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中央多次強調,公共資源交易要實現『網上全公開、網下無交易』。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整合分散設立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交易平臺,在統一的平臺體系上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依法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高效規范運行』。我市直面群眾期盼,全面落實國家部署,秉承『互聯網+』發展的理念,創新思路,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全省率先推動公共資源進入統一電子平臺進行交易,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
在開通權益類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過程中,我市不斷健全電子交易平臺。2017年8月14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實現了網上注冊報名、網上資格審核、網上競價等全流程電子化。平臺剛運行時,交易當事人需要到牡丹江市辦理數字證書,往返300多公裡。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積極與省公管辦溝通,於2018年在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設立數字證書窗口,解決了交易當事人辦理數字證書異地辦理的問題。2018年年末,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設置了窗口溫馨提示欄,對影響交易環節的主要時間節點和操作誤區進行提示,極大地提高了交易質量。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針對一些交易對象對平臺交易流程及操作不是很了解,相當一部分交易對象不會使用電腦,影響電子化項目交易等問題,建立了數字證書使用群,科學指導交易當事人使用。隨著電子交易平臺的逐漸完善,服務鏈條越來越高效快捷,極大方便了交易當事人。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科學優化服務流程,對項目交易環節進行科學化並聯,國有產權項目由原來的15個要件精簡為8個要件,國有土地和礦業權項目由原來的11個要件精簡為5個,力爭每個交易項目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受理業務采取首問負責、一次告知服務,努力讓『群眾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切實減少交易雙方當事人多次跑腿現象。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處處從交易當事人的需求期盼出發,不但力求良好的交易結果,還在項目受理全程上下功夫。他們實施了介入服務,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主動協助項目主體單位做好項目拓展等工作。還開展互動服務,在辦理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辦公室聯合市財政局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出讓項目時,組織建立工作微信群,將項目信息在微信群轉發,同時,協調政務中心在大廳顯示屏和電視臺循環播放,最大程度地推介出讓信息。他們還推出回訪服務,在受理期間,考慮到第一次掛牌的效果不理想,在項目結束後繼續深入調研回訪,與企業群眾展開互動交流,力爭提昇下一輪掛牌成交率。通過采取各項有效措施,目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權益類業務開展逐漸完善,交易當事人辦事滿意率不斷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