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風整頓情況通報第9期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衝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實質是一場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根本是要解決機制不順、效能不高問題,關鍵是要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近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以哈爾濱新區的松北、平房、利民等區域為調研樣本,對哈爾濱市在落實簡政放權過程中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歸納總結,形成了專題分析報告。現將分析報告刊發給你們,請結合地方和部門實際,深入學習、整體復制,全面推廣哈爾濱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創新經驗和新區先行先試的特色做法,聚焦企業發展痛點、群眾辦事難點,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機制活力,提昇政府服務效能,為解決作風和環境問題提供制度保障。
轉變作風重實效 簡政放權看落實
——哈爾濱市『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調查
去年以來,哈爾濱市積極探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簡政放權的要求,謀劃並下放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166項。各區縣在有效承接下放審批事權的同時,將原有的行政事權進行整合,橫向劃轉、『合並同類項』重構市、區(縣)職權配置模式,成效初顯。利用網上辦事中心和區街實體辦事中心,為入區企業、基層群眾提供便捷的標准化、專業化、精細化服務,將開辦企業的辦理時間由原來的平均11.5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低於國務院要求的8.5個工作日。
哈爾濱市在落實中央提出簡政放權的要求時,對標上海、深圳、杭州等全國先進城市找差距、補短板,推行了『最多跑一次』『不見面、零跑路』審批和『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窗口通通辦』『異地辦理可認證』等一系列利企、利民的工作方式,辦事效率比兩年前提高了三到四倍,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創新工作方式,落實『最多跑一次』
市級行政審批事權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到區(縣)街過程,實際上是層層細化、逐級落實的過程。『接得住、用得上、管得好』是衡量市、區(縣)街三級行政管理部門創新工作方式、落實上級要求的標准。以哈爾濱松北區為例,一年多以來,市級下放的166項審批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113項審批可以實現『不見面』53項審批可以實現『零跑路』。
1、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找到解決辦法。『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推行以來,松北區不斷在工作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昇用戶體驗。針對『見不到人』、『不會填』和『總填錯』等造成的申請人不願使用網上審批系統和線下重復往返等問題,冒用信息虛假注冊的問題,相關人員不在本地無法簽字問題,在網上申報後還需要到窗口提交材料問題,信息反復填寫、證照反復提交問題,逐一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2、企業辦事不出區,群眾辦事不出街。松北區在門戶網站開闢入口,直接與新區商事登記網上審批系統對接,開通了『企業開辦直通車』,在松北、利民、江南園區和加速器園區中心窗口一次辦結。2018年,松北區商事登記網上審批誕生了10205戶市場主體。涉及百姓的醫療養老、社會救助、勞動就業、農林畜牧、新生兒落戶等業務,群眾可在街鎮社區就近辦理。
3、構建區街一體化『2+10』政務服務網絡。平房區成立2個區級行政審批中心和10個社區服務中心,受理面向企業和群眾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兩個區級中心互聯互通,兩地可通辦94項服務事項,將百姓辦事頻率較高的服務事項下沈到社區服務中心,方便群眾辦事。兩年前,一些進城務工人員辦理健康證明需要到市裡往返多次,每次都需要排長隊纔能辦下來。部分行政審批權下放到區後,群眾只去社區就可辦理相關事項隨來隨辦。去年一年,平房區社區服務中心僅為返城務工人員辦理健康證明達7762人。
4、線上線下並聯運行,『一網通辦』『一窗通辦』。松北區、平房區兩個辦事層級均使用哈爾濱市政務服務網,99.18%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平房區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置了綜合服務窗口,將過去以部門業務的『專業業務辦理窗口』整合到政務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窗口,每個窗口被授予相同的職能,目前能夠受理上級下放和同級劃轉300多項事項,實現一窗通辦。
推行『秘書式』『保姆式』審批服務
按照哈爾濱新區先行先試、敢闖敢試的要求,松北區出臺了《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企業投資項目『標准地、承諾制、代辦制』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在科技創新城試點實施。
1、『標准地、承諾制、代辦制』具體模式。《方案》將投資強度、容積率、單位耗能標准、污染控制標准、稅收等指標作為企業投資項目土地『招拍掛』的前置條件,通過事中事後監管,政府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全流程代辦服務,從根本上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經過反復測算,按這一模式運行的企業投資項目,拿地後13天(7個自然日公示+5個工作日審批)即可開工,辦結時限全國領先。
2、辦事『只進一扇門』,優化流程再造。平房區將區內的民生、企業、公安、社保等4個專業分廳進行了整合,對全區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辦事部門、辦事人員統一整合到一個窗口,形成一個整體對外服務大廳。目前,共入駐17家單位,大廳13個辦事窗口可辦理300多項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進駐大廳比例達到92.36%。
3、實行『服務前置、代辦內置』服務模式。所有申報材料『由綜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幫助准備』,申辦人員『不用准備申報材料、不用了解辦事流程、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僅需帶身份證和企業住所材料,在申報材料上簽字即可辦理。同時將企業申請注冊、公章刻制、發票發行等全流程開辦時間由原來的11.5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實現了辦稅人實名認證、稅種、票種認定、金稅卡發行、發票發行等相關事項在窗口集成辦理。
最近,哈爾濱新區管委會行政審批局又將審批權限進一步延伸到金融領域,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松北支行舉行了『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企業可以在松北支行窗口提交相關材料,領取營業執照。
4、『一枚印章管審批』。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哈爾濱新區承擔著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試點任務。為深化此項改革,哈爾濱新區率先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推行『跨行業、跨部門』的職能重塑,實現了一個部門承擔多部門職責、一個崗位審批多崗位事項,推出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舉措。針對省、市下放的事權、托管利民開發區的事權和區直部門劃轉的事權,審批局對外發出的證照和文書只需要加蓋新區「行政審批專用章」即可,實現了企業和辦事群眾由原來的『多部門跑』變成『一門辦』,使流程再造又上一個新臺階。
依托『審管-體化』平臺,加強審批監管執法聯動
落實簡政放權,提高辦事效能。哈爾濱市各區(縣)街道在不斷探索與創新,取得明顯成效。權力下放了,辦事效率提高了,企業和百姓辦事便捷了,營商環境也明顯改善了,如何進一步提高辦事精准度,如何加強審批監管執法聯動,再織就一張『網』,哈爾濱市各區縣正在做著有益的探索。
1、構建『六雙』政府綜合監管機制。松北區構建了『雙告知、雙反饋、雙跟蹤、雙隨機、雙評估、雙公示』等『六雙』政府綜合監管機制。通過綜合平臺,實現了市場主體的設立信息向後置許可部門和監管部門的核准;監管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監管對象的清單,在線啟動『照後證前』監管和日常『雙隨機』監管。按部門、企業類別進行信息歸集,針對同一市場主體的各項審批、監管數據都在平臺匯總並集中呈現。
2、數據共享、協同聯動提昇政府綜合治理能力。綜合平臺呈現了審批、監管、執法的全部工作過程和結果,通過對政府管理的全鏈條留痕,為實現電子監察提供了載體。綜合平臺的應用,不僅為審批、監管和執法部門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手段,更通過信息實時共享和協同聯動將各職能部門編織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了數據的『多邊雙向互動』和綜合利用。
經過一年多的『網上辦事中心』和『實體辦事中心』的運行,平房區根據群眾的辦事需求,在已有的數據中篩選出辦事頻次高的業務,逐漸推行由原來白天8小時服務時間延伸到24小時自助辦理,解決窗口壓力大,市民排隊等的問題。
3、探索『主題式』服務新模式,優化辦事事項向事件轉變。明確主題式服務領域,積極聯系各審批職能部門,圍繞企業經營准入事項,對轄區內審批事項進行篩選,梳理出幾個主題,繪制主題業務導覽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捆綁審批』。梳理及優化流程,對能合並的辦理環節進行合並,對簡單項進行無紙化審批,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跑動次數,實現『一圖導覽、一個窗口、一套材料、同步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