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黑龍江省虎林市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室
虎林市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室位於中俄界河烏蘇裡江畔,檢察官在這裡守護著千裡濕地。鍾心宇攝
東北網雞西4月28日訊 (見習記者 郭璐璐 通訊員 王大偉 祝銘) 滔滔的烏蘇裡江,英雄的珍寶島,巍巍的完達山聳雲霄······4月25日,晴,站在黑龍江省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觀景臺上極目遠眺,記者不由得想起那首經典的珍寶島之歌。
黑龍江珍寶島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隅。鍾心宇攝
『北國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不同於現在的枯黃,不久後這裡將變成綠色的海洋。』該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孫福明表示,保護區與俄羅斯隔水相望,主要以沼澤濕地和島狀林為主,近兩年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改善很大,丹頂鶴、東方白鸛等野生動物的數量大幅度增加,而這其中離不開虎林市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室的保駕護航。
珍寶島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東部,完達山南麓,以烏蘇裡江為界與俄羅斯相望,總面積達4.4萬公頃,現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重點保護境內烏蘇裡江水域及濕地的生態環境,2017年5月,虎林市檢察院在珍寶島自然保護區探索設立了黑龍江省首個生態環境檢察室。
走進這間坐落在烏蘇裡江江畔的檢察室,記者立刻注意到牆上的標牌,不僅清楚的介紹了檢察室職能,還留有具體的聯系電話。檢察室主任馬春霞每月都要抽固定時間來這裡『打卡』,農閑時節她會去保護區內各村的居委會『串門』,與村民拉家常聊聊非法開墾和野生動物保護的問題。如果檢察室沒人值班,來訪民眾可以通過牆上預留的電話聯系到他們。
檢察官在遠程監控室查看濕地情況。鍾心宇攝
在檢察室樓下的遠程監控室裡,大屏幕正實時展示著保護區各處濕地的情況。記者了解到,自然保護區裝有8個全景式攝像頭,在監控室能將保護區內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如發現不法行為還可以直接喊話。而借助保護區管理局安裝的遠程監控,檢察官可以直接觀察珍寶島自然保護區的變化。
『檢察室成立之初主要是辦理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刑事案件,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確立後,它在線索發現和普法方面發揮了前沿陣地的作用』。虎林市檢察院檢察官葛婧琦介紹說,檢察室主要負責保護區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線索的控告、舉報、申訴以及受理等常規工作,負責配合保護區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普法工作。
2018年3月,珍寶島鄉的11名村民聯名向檢察室舉報,珍寶島匯源生態農業公司任意堆放牛的糞便,空氣污染嚴重。經初查,檢察官發現該公司的氧化塘污水存量已接近飽和,夏天如遇到較大降雨量,氧化塘污水可能外溢,污染臨農田,環境安全存在隱患,虎林市環保局、畜牧獸醫局存在怠於履行監管職責的行為。
虎林市檢察院檢察官葛婧琦(左)與同事在科研觀測臺上觀察濕地情況。鍾心宇攝
葛婧琦回憶說,當時隔很遠都能聞到刺鼻的味道,環境污染很嚴重,檢察院就依法給兩家行政機關發去了檢察建議。後來,該公司完成了兩棟牛捨改造,新建了一座1.8萬立方米的氧化塘,『經過處理產生的廢渣,會免費提供給農民用於土地施肥』。
據悉,2017年7月以來,生態環境檢察室共受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0餘條,經審查立案調查3件,向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制發檢察建議3份,建議內容均被行政機關采納並依法整改。其中,檢察室在發現一非法開墾草原的案件線索後,建議草原監理站將案件移送公安立案偵查,並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恢復了被破壞的草原資源。
葛婧琦在查看從湖泊中清理出的漁網。鍾心宇攝
『檢察室入駐以來,我們的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保護區工作人員萬富強表示,檢察室的成立對周邊有很大的震懾作用,違法開荒、違法捕獵的情況明顯減少;在開展工作時,保護區工作人員心裡有底氣、更踏實,在制止不法行為時也更硬氣;同時也規范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執法行為,避免了執法違法情況的發生。
珍寶島濕地動植物資源。(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自2011年到保護區工作至今,萬富強對保護區的一草一木已經非常熟悉。『那時候活比較多,差不多每天都要下鄉,偶爾能看到一只東方白鸛或聽到一聲丹頂鶴叫,大家心裡就非常激動。』他笑著告訴記者,這兩年景區的環境有很大改善,鳥類的數量、種類都在增加,比如在保護區可以看到大批量的東方白鸛,同時丹頂鶴的數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它們成群的在這裡築巢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