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衛中心創建文明城市系列報道之二
東北網雞西6月21日訊 (王雪 雞西日報記者 吳全革)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生活垃圾與日益惡化的環境,解決垃圾圍城問題迫在眉睫。為此,市環衛中心超前謀劃,從垃圾『圍城』中突圍,以『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物質循環、能量梯級利用』為發展理念,通過招商引資、篩選項目,與北京桑德集團聯手建設靜脈產業園,以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的基地形式,消化、分解、利用城市垃圾,從而開創了我國中小城市固廢集中協同處置的創新模式。
2014年,環衛中心把靜脈產業園區建在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適宜、基礎條件完備的雞東縣雞東鎮雞東村常麻溝寶川垃圾處理廠內。是采用PPP模式建設的我省首家集中處理城鄉固廢項目。佔地600畝,概算投資10.2億元。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餐廚垃圾、污泥、糞便處理項目、建築垃圾、灰渣再生利用項目、工業廢棄物處理項目、管理教育示范中心項目五個子項目組成。目前園區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並投產,管理教育示范中心成立並對外開放。
『每天4時起,就有數百噸生活垃圾運入垃圾倉,經過沈淀、發酵等工序,再投入燃燒爐,正在作業的大吊爪,一次可以吊起10噸垃圾。每千噸垃圾經過焚燒處理發電後基本被「吃乾榨盡」,剩下不足200噸的殘渣可用於制作戶外道板磚的原材料。』在垃圾焚燒爐前,園區負責人於春江介紹運行流程。
從去年6月30日投產運營,7月16日成功並網發電以來,機組運行穩定。截至目前,焚燒垃圾14萬噸,發電4741.8萬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日處理1200噸生活垃圾,配套建設了日處理400噸的滲濾液處理站和177萬立方米的填埋場,年可處理43萬噸生活垃圾,發電上網1.2億度。年減排溫室氣體5萬噸,年節約標准煤10萬噸。
據介紹,桑德集團承建雞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一是降低了垃圾保底量和垃圾處理貼費,貼費為40元/噸是全省最低,此項每年節省256萬元。二是用現有廠房、設備租金抵頂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後2年垃圾處理貼費,此項節省2044萬元。三是桑德集團先期投資9000萬元,建設寶川垃圾處理廠填埋區續建工程和滲濾液處理擴建工程,保證該項目建設期內市區的垃圾處理。四是桑德集團負責寶川垃圾處理廠原填埋區封場治理和後續15年滲濾液處理,投入資金2040萬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建設投產,替代了寶川垃圾處理廠續建工程,解決了續建需要資金的問題,實現了我市固廢處理技術的提擋昇級,為發展環保產業、高標准處理城市固廢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推進靜脈產業園建設進程中,根據國家要求和我市發展需要,適時啟動了園區內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為選擇適合我市市情的工藝路線、合作模式、運營監管體系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我市餐廚垃圾項目,並確保城市污泥和糞便處理項目的有序銜接和協同處置。去年,市政府有關單位及德普公司相關人員,利用一周的時間對成都市、重慶市、泰安市餐廚垃圾、城市污泥及糞便項目實施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並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形成了開展餐廚垃圾、城市污泥和糞便處理項目的工作建議,並通過市政府審議。目前,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已啟動,深入合作處理協議已起草完成。同步開展了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計劃在今年7月底前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為園區項目有序推進全面完成提供了保障。
靜脈產業園的建設和運營為我市的轉型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可為我市增加200餘個就業崗位,每年增加利稅3200萬元。目前,雞西靜脈產業園的煙氣排放達到歐盟2000標准,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對於創建文明城市、建設生態宜居家園、開發新型能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