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8月7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陳敏) 盛夏時節,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城市虎林『全域旅游』火力全開,日接待游客達到1萬多人,而就在7月份虎林市舉辦的第四屆寒地荷花節項目推介會上,虎林以荷為媒,招商會友,又達成了9.4億的產業項目投資意向……多年來的精心呵護,讓虎林的自然生態優勢正逐漸轉化成經濟優勢向多領域拓展。
初心不改精心呵護綠水青山
優良的生態環境一直是虎林鮮明的特色,也是最具魅力、最富競爭力、最持久的資源優勢和寶貴品牌。虎林歷屆班子自始至終未改『初心』,堅決守護好生態環境這張『王牌』,自1997年提出生態強市戰略以來,率先在全國提出了綠色食品發展戰略,率先在全省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率先成立全省首家生態環境檢察室,二十多年矢志不渝,所有發展舉措都尊重自然、基於生態、服從環境,精心呵護綠水青山。
為了使虎林的天總藍、水更清、綠意濃,虎林堅決淘汰改造小鍋爐,實現城區集中供熱全覆蓋,還在部分鄉鎮大力推廣型煤、燃氣、燃油等節能環保爐灶。利用了農業生產剩餘物建成5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市區集中供熱不燒一噸煤,使市區即使在冬季也天空明淨,空氣清新;虎林全面推行了流域『河長制』管理,建立健全河湖保護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提昇河道水質,改善水環境,實現虎林『河常治』。爭取到2959萬元的國投資金,實施了穆棱河虎林段水生態環境治理、污水處理廠污泥資源化處置、清河泉公司衝灰水處理及回用、紅星溝雨污分流等工程,全力打造城市的『綠肺』;虎林發動全員植樹造林,大刀闊斧還林還草還濕,目前森林面積達29.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1.67%,為保住『虎林綠』,在招商時設置多層項目『過濾網』,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堅決不上,危害健康、影響群眾生活的項目堅決不上,技術落後、耗能高、嚴重浪費資源的項目堅決不上。先後婉拒30萬噸水稻倉儲及加工、5萬噸秸稈造紙等10多個高能耗、重污染、佔地大、效益差的項目。並出資補貼關閉了域內所有的小煤礦。
多年堅守,換來了空氣質量常年達到國家一級標准,地表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准,擁有三江平原最完整的原始生態系統,是國家級第一批生態示范區,省級生態縣(市),2017年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效應顯現『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多年的綠色發展實踐讓虎林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金山銀山』,壯大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生態工業、做強生態旅游業、優美生態城鄉環境,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雙贏。
全市258萬畝的耕田上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8個、『三減』示范區20萬畝,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44家、專業合作社552個,認證『三品一標』69個、綠色食品基地193萬畝,帶動糧食總產連續5年保持百萬噸以上,被評為全國產糧大縣、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珍寶島』大米、『虎琳』蜂產品,11個系列、120多種綠色農產品,享譽國內外。虎林的綠色大米獲注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上海、北京、寧波等一線城市的餐桌上四季飄香,佔據了上海市1/4的市場,並遠銷俄羅斯、日、韓等國家。
良好的生態環境,先後吸引了中糧、上海光明、北京匯源、湖北福娃、杭州娃哈哈、福建綠寶等十多家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匯聚於此,推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形成了集聚發展態勢。珍寶島藥業、潤豐源米業成功上市,雙平米業、森之源農副產品等4家企業在『雙創』板集中掛牌,虎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中國青年創新創業板縣級試點單位。
生態是虎林旅游的王牌,虎林也因此先後榮獲了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城市、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中國野生荷花之鄉、亞洲金旅獎『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全國十佳生態旅游示范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等多項殊榮。
大界江、大森林、大濕地、大冰雪、大農業……壯美的生態景觀以及厚重的紅色歷史人文積淀,讓眾多海內外游客贊嘆不已、流連忘返,生態旅游已經成為虎林綠色經濟的新支點,2018年接待游客316.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3億元。『綠色氣質』不僅提昇了城市的『生態顏值』,更提昇了百姓的生活品質。市民可開窗見綠、出門踏青,虎林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2.6%,成功晉級省級園林城市。鄉村在發動『廁所革命』之後,又大力推廣太陽能衛浴一體化建設,使美麗鄉村路更暢、水更清、景更美。全市11個鄉鎮全部獲得省級生態鄉鎮命名,其中有3個鎮已獲批國家級生態鎮,76個行政村獲批為省級生態村。
加大力度擦亮生態文明『金字招牌』
『優良的生態是虎林最大的優勢和最靚麗的名片。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更高標准、更嚴要求持續提昇生態環境質量,擦亮虎林國家首批、全省唯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金字招牌。』提到虎林今後的發展,虎林市委書記陳立新目光堅定。
為加大力度保護生態系統,虎林市把每年的4月25日定為『生態日』,帶動全市各行各業、各界人士全部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當中。嚴把城鎮、農業、生態三類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以更大的力度防治各種污染。以更大的力度推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發展農林牧漁多業共生、三產融合的循環型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秸稈直燃、糞污綜合化利用等循環型生態工業,同時鎖定重點領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推進各類資源集約高效利用。以更大的力度建設生態文明制度。積極探索新辦法,創建新機制。探索建立領導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機制,探索建立林長制及河道警長、林區警長制,探索建立跨區域協同治理和保護機制,通過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常態化、科學化。
虎林讓生態真正成為了衡量經濟社會活動的標尺,讓生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永續福利,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描繪出了一幅最美的生態邊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