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東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東北網雞西8月14日訊(張明新 雞西日報記者 韓樞海) 13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雞東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雞東縣委書記李春作主旨發布。
發布會上,李春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傾心打造一個和諧美麗新雞東』為主題,介紹了70年來特別是1965年雞東建縣以來,30萬雞東人在歷屆黨政班子的領導下,賡續奮斗,勇於創新,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大無畏精神,披荊斬棘,砥礪前行,不斷取得新的業績。他說,雞東成功創建了省級文明城市、全國文明(提名)城市,獲得了全省衛生標兵縣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縣等多項殊榮。
李春表示,回顧雞東的發展歷程,我們不斷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目的就是想讓雞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雞東人收獲最大最強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時代選擇我們,我們定不負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雞東人,我們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將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信心和勇氣,在黨中央和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斷築夢圓夢、夢想成真,不斷加油衝刺,跑出加速度,跑出新速度,向時代交出我們最美的答卷。
雞東縣縣長王景章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王景章說,一直以來,煤炭是雞東的支柱產業,但隨著行業黃金期的終結,也吃盡了結構單一的『苦頭』,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近年來,按照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的要求,地方煤礦從45處調整到16處。要想調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一是往高效經濟作物上調。大力發展紫蘇、北藥、沙棘、溫室蔬菜和瓜果等經濟作物達到30萬畝,新增產值近10個億。二是往綠色食品加工產業上調。新上的紫蘇精深加工、高筋玉米深加工、雜糧精加工等一系列項目,達產達效後,可實現產值近20億元,稅收2億元。同時,積極申報『雞東大米』『雞東松茸』『雞東紫蘇』等地理標志,集中打造地域品牌,做足賣點,賣出好價。三是往新能源產業上調。近年來,先後建成了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等項目。特別是2018和2019年先後引入了30萬噸燃料乙醇和煤制甲醇項目,總投資超過65億元,達產達效後,可實現產值40億元以上,並為雞東帶來5億元的稅收收入。四是做活旅游產業。以麒麟山和鳳凰山為基地,以溫泉度假康養旅游綜合體項目為引領,大力發展近郊游,帶動全縣旅游產業發展,能夠吸引游客近百萬人,實現旅游收入5億元。通過一系列調結構、促增長的舉措,我們有底氣,也有信心走好轉型發展之路。
黑龍江經濟報、雞西日報、雞西電視臺、雞西廣播電臺、雞西新聞網等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