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8月21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於敬文)暴雨紅色預警,汛情就是戰斗令。連日來,恆山區人民齊心協力攜手抗洪,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特殊時期的工作崗位上傳遞著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據氣象和水文信息顯示,截至8月16日4時,恆山區連續降雨超過41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黃泥河和穆棱河水位上漲較快,域內水庫、塘壩水量均超警戒線。
應急響應。恆山區主要領導、兩鄉各街道辦事處,各防汛指揮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堅持24小時在班在崗,密切關注各河流、水庫、塘壩水量情況和城鎮、農村內澇情況。16日2時,區防汛指揮部命令,立即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三級應急響應,全區防汛和救災人員全體集合、各就各位,隨時做好防汛救災准備。主要領導分別負責黃泥河流域防汛救災、穆棱河流域防汛救災、城區防汛救災指揮調度,各防汛救災相關單位除聯絡協調人員外,全部趕赴防汛救災一線,密切關注河流、水庫、塘壩、尾礦庫水量和壩體情況以及人員密集場所、低窪處居民房屋和橋梁過水情況,涉水涉險路段立即封堵、嚴禁人員和車輛通行。當日8時,區防汛指揮部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三級應急響應提昇為二級響應,立即組織沿河、地質災害點和其他受洪水威脅區域居民撤離,人武部負責指揮調度已集結完成的民兵趕赴一線進行搶險救災。12時,區防汛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聽取各單位汛情及受災情況匯報,成立黃泥河流域、穆棱河流域和尾礦庫地質災害點3個防汛指揮部,並對防汛救災工作進行緊急安排部署。19時,區防汛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根據雨量、水量和受災情況,研判第二日防汛抗洪形勢,並對防汛救災工作進行細化部署。
8月17日4時,黃泥河水位全線下降,而穆棱河迎來上游洪峰,水位上漲較快。穆棱河流域防汛指揮部命令,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柳毛鄉安山村、柳毛村、中心村、新勝村、蓮花村等沿河村屯村民和中小學校人員撤離,封堵涉水涉險路段,嚴禁人員和車輛通行,各防指成員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及民兵隊伍全部就位,加強巡查巡視和險工弱段加固,隨時做好抗洪救災准備。
截至目前,恆山區已轉移安置7636人。其中,分散轉移5685人,在安置點安置1951人。
8月18日,恆山區印發了《關於防汛抗災救災工作的通知》,責令各相關部門積極做好恢復生產、安全、災情統計、穩定、幫扶幫助等項工作,盡快恢復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
在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面對這場特殊的『大考』,恆山區廣大乾部堅守崗位、服從調配、不辭辛勞,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