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12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於敬文) 今年以來,恆山區大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通過加強學習,健全機制,優化流程,落實『辦事不求人』事項等等,全力安排部署各項工作方向和重點,持續優化提昇區域營商環境。
區委區政府制定了《恆山區委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針對恆山區營商環境建設作出具體部署,並多次召開區委會議聽取營商環境專項改革工作任務完成進展情況匯報,及時總結發現、研究解決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成立了區委區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擬定了《恆山區重塑營商新環境工作方案》,制定49個工作目標114項重點工作任務,涉及重塑高效透明政務環境、公平正義法治環境等七大方面,目前,恆山區正在市政府的指導下准備著手建立本地區營商環境考核評價體系。
加強學習,推進改革。認真組織全區各單位學習《條例》和《意見》,積極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通過開展廣場集中宣傳和深入企業走訪等形式廣泛向社會宣傳省市出臺的營商環境政策法規。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五證合一登記制度;企業注冊資本登記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實施了『先照後證』前置審批制度改革,前置僅保留32項;行政審批流程再造,企業登記審批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審批效率提速80%以上。加強政府自身誠信建設,積極開展『清賴行動』專項整治工作,對失信政府機構進行認真核查和自糾工作,並對查出的失信違諾事項進行了清理。
健全機制,服務企業。實行領導乾部日常聯系企業制度,確立牽頭單位,定期組織開展調研、見面懇談,到企業服務、現場辦公,及時了解情況、答疑解惑,努力構建『親』『情』新型政商關系。特邀監督員10名,協助開展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工作,在不同行業中的5戶代表企業設立了營商環境監測點,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常態化進程。深入開展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工作,各部門依托『信用黑龍江』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恆山政府網站公開發布招商引資、產業扶持等惠企惠民政策,政府各相關部門還積極為企業出計獻策,爭取優惠政策疊加,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對招商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針對重點招商項目成立招商項目領導小組,實施項目專班推進,設立項目手續領辦部門和首席服務官,全程跟蹤服務項目進展,為項目企業提供全程領辦代辦服務,協調解決項目審批、要素保障和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
優化流程,提昇服務。制定了《領導乾部走流程工作方案》和《恆山區政務服務事項流程再造工作方案》,全區46個基層單位共148名基層單位班子成員開展了『走流程』工作,開展了破解『看病難看病貴』走流程體驗行動,區委書記帶頭以普通辦事人員身份深入奮斗辦事處社會綜合服務大廳體驗辦事流程,全區處級領導乾部也積極深入各基層窗口單位一線走流程,著力發現和研究解決政府部門辦事流程不優問題,要求各窗口單位認真研究新流程,整合新業務,提昇新能力。區紀委對政府窗口部門開展明查暗訪活動,分5批次突擊檢查出勤率、在崗率、專注率,重點整治作風懶散、紀律松弛和破壞營商環境的工作人員,目前已立案2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2人。區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綜合運用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工作通報、現場辦公等措施,著力解決企業投訴案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切實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區企業和創業投訴中心受理辦結企業投訴案件2件;區政務服務中心接轉雞西『智慧一號通』群眾投訴諮詢550餘件次,案件受理率100%、轉辦率100%、跟蹤辦結率90%以上。
落實『辦事不求人』事項,打造服務新品牌。召開專題研討會,本著即期能辦、公示後即可實現、實事求是原則推出恆山區第一批『辦事不求人』事項27項涉及13個部門,並在政府網站上公開對社會公示發布。在全區窗口單位30餘名黨員中發起了『亮身份、強素質、踐承諾、作表率』活動號召,區教育局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議,部署落實『五零承諾』工作,定期深入到學校,開展隨機督導,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在全區各中小學開展陽光招生行動。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進『信用恆山』建設。恆山區積極推進各部門信用聯合獎懲制度建設,各部門充分發揮黑名單『緊箍咒』作用,在項目資金申報、招投標管理、政府采購、推優評先等領域,對失信主體加以限制,讓嚴重失信者退出市場,努力在全區樹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鮮明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