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25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於敬文) 為落實落靠『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各項責任措施,特別是市、區領導在安全工作上提出的具體要求,連日來,恆山區組織多次大規模『打非治違』統一行動,有效遏制了非法小煤礦蔓延態勢。
摸清底數、劃定區域,點面結合、全面排查。針對恆山區域內煤層埋藏淺,管轄區有3個已關閉的國家煤礦的實際情況,劃分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個『打非治違』區域,設立6個巡查大隊,配備11臺工作車,每天由值班領導牽頭,一經發現非法煤礦,隨時出發,隨時打擊,開展24小時全天候『打非治違』工作。
各負其責,廣泛宣傳,力求做到家喻戶曉。為方便『打非治違』工作,打非單位分別設立一臺24小時值班舉報電話。今年以來,共制訂『打非治違』宣傳橫幅23幅,出動宣傳車一臺,印發宣傳單4000餘份,營造了『人人參與,人人喊打』的『打非』工作態勢。
部門聯動,信息互通,務求實效。區公安分局、自然規劃局、供電、林業、兩鄉、七個辦事處形成統一高效的部門聯動,相互溝通信息,形成部門聯控、社區村屯群控、專業巡控、天眼工程監控、治安關卡查控『五位一體』的防控網絡,始終對非法煤礦保持高壓態勢。入秋以來,組織7次大規模統一行動,依法查處非法小礦井2處,填埋疑似非法小井20處,有效遏制了非法小煤礦蔓延態勢。
人機結合立體覆蓋,建立長期的『打非治違』機制。9月上旬,恆山區政府撥出專項資金購置3臺大疆無人機,配備專業人員,成立專門股室,在『打非治違』工作上實現無死角、無盲區、全覆蓋,確保打擊小煤礦保持零狀態。
組織考評,嚴格獎懲,強力推進。將『打非治違』工作嚴格納入考評,嚴格獎懲制度,做到獎罰分明,用鐵的手腕開展『打非治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