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25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韓樞海) 今年50歲的呂仙華是雞東縣法院雞林法庭庭長,同時又是一位擁有20年黨齡的老黨員。多年來,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對法官這個神聖職業的無比熱愛和滿腔熱情,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奉獻愛心,用大寫的忠誠書寫自己的無悔人生,展現了一名勤懇敬業,樂於為民的基層法官風采。她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先進個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感動龍江』年度人物、省級『敬業奉獻模范』、全省法院『辦案標兵』和『調解能手』,被省法院榮記個人二等功1次、市中級法院榮記三等功2次。
2004年8月,呂仙華考入雞東縣法院,成為一名書記員。在攻讀司法資格的那一年她已經40歲了,身邊的朋友勸她『放棄吧,司法考試這麼難,年輕人都很難考過,你都這麼大歲數的人了,能考過去嗎?』『年近不惑,更要解惑!』她回答得乾脆。夜晚,她抱著孩子在燈下復習,咬著饅頭灶前看書,手捧法律書籍半夜苦讀,星期天沒了,節假日沒了,她一心撲在復習上。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冬天,呂仙華終於通過了號稱『天下第一考』的國家司法考試,從一名法律的『門外漢』成為一名專職法官。
2015年,雞東縣法院在雞林法庭組建了專門解決朝鮮族群眾糾紛的審判團隊,選派朝鮮族法官呂仙華到『雙語法庭』工作。為盡快勝任雞林法庭『雙語法官』的角色,呂仙華多次到外地參加培訓學習,潛心研究掌握朝漢兩民族間的各種語言文字和生活特殊用語的規范轉換。經過努力,她的專業素質不斷提昇,庭審駕馭越來越熟練、法律適用越來越精准、文書制作越來越規范。在朝鮮族群眾中,曾流傳這樣一句話:『要打官司就找呂仙華,輸贏心裡都踏實,因為她能聽懂咱說的是啥!』
審判服務其實是解決矛盾的最後一道防線,基層法院的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但更應該仔細傾聽、妥善處理。2014年春節前的一天,年逾七旬的隋大娘,將同鄉徐某告上法庭。理由是徐某私下通過隋大娘的大兒子簽訂了一份7萬元的借款協議,以地抵債,租種了本屬隋大娘的5畝口糧田,拒不歸還。然而,隋大娘的大兒子又不知去向。呂仙華接案後,多次找到徐某耐心調解,面對情緒激動的徐某,呂仙華一邊好言安撫,一邊向他普及債權債務與土地承包經營相關法律政策,闡明當事人利害關系,拿出具體的解決措施與辦法。同時,從感情入手,打開了徐某的心結,使其不僅歸還了土地,還幫忙對外進行了發包。當時隋大娘生病住院,急需醫藥費,呂仙華就自掏腰包為隋大娘墊付了2000元醫藥費。隋大娘出院後帶著錦旗來到縣法院,感動地說:『她是真心實意為俺老百姓說話,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的人,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呂法官。』
呂仙華唯一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腦癱合並腦腫瘤,癲癇經常發作,生活不能自理。她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公務員,之前每月收入只有6000多元,而孩子需要打進口抗癲癇藥,每月治療費就要花掉3000多元。在基層法庭辦案中,面對金錢、人情、關系的誘惑,她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基層法官清正廉潔的本色。2014年7月初,她在處理一起標的額為160萬元的民間借貸案件中,原告在托朋友請呂仙華吃飯不成後,又兩次借機給她塞『信封』,這時,呂仙華意識到對方是在打『花錢買官司』的主意,當場把信封推了回去。幾天後,這起案件得以公正解決。『我就是想感謝呂法官,結果被她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看到她骨子裡為百姓辦案的勁兒,真的非常慚愧!太感謝呂法官了!』看到這樣的調處結果,當事人從心底認定了她是個公正廉潔的好法官。
自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深入推進以來,許多家庭矛盾得到解決,眾多的夫妻情、父子情、兒女情得到修復,許多即將破裂的婚姻家庭得到救治,雞東縣法院的家事審判工作得到了群眾廣泛認可。2018年以來,呂仙華共審理家事案件422件,審結380件,調撤245件,調撤率65%,回訪42件,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份,離婚證明書112份,家事案件現場巡回開庭12件,委托家事調解員調解案件39件,對6件矛盾較大的案件試行委派家事調查員進行調查,有效維護了家庭和諧、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