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雞東縣下亮子鄉正鄉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欽坤
東北網雞西12月2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 於敬文 雞西新聞網記者 謝添慧)『脫貧摘帽,任重如山,貧困不除,絕不返程!能夠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深入扶貧一線服務農民群眾,我倍感光榮。』剛剛榮獲2019年度全省脫貧攻堅貢獻獎的徐欽坤,用擲地有聲的話語道出了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徐欽坤,市交通運輸局公路收費管理處副處長。2017年5月受組織選派到雞東縣下亮子鄉正鄉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任職以來,他牢記責任和使命,堅持吃住在村,認真履行職責,積極落實脫貧政策,帶領工作隊員抓產業促增收、抓民生解難題、抓黨建築陣地,為正鄉村的脫貧致富和持續發展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
他在具體實踐中,將主題教育和脫貧攻堅相結合,沈下心、俯下身,深入田間地頭、村屯農戶挖掘致貧原因,帶領工作隊員逐戶宣講扶貧政策,核實貧困戶信息數據、了解貧困戶發展生產意願,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正鄉村位於雞東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裡,全村現有711戶2119人,有貧困戶41戶90人,現有耕地面積11267.4畝,其中水田4959.5畝,旱田6307.9畝,全村共有黨員48名。這些情況對於徐欽坤來說,已經了然於心。
為了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建強村黨組織班子,他和村黨支部成員健全完善了村民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組織開展了30餘次『三會一課』,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駐村工作隊全體隊員與正鄉村黨支部成員及部分黨員到平陽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溫入黨誓詞,充分調動發揮每名支委和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加強黨員教育培養,新發展黨員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名,利用微信、手機短信、入戶走訪、宣傳欄等形式向黨員乾部和群眾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激發調動了廣大黨員乾部脫貧攻堅活力,黨組織和黨員、乾部、群眾的思想面貌發生了較大轉變,村民代表願意來開會了,會上發言的多了,村裡的事兒好定了。加強外出務工人員特別是流動黨員的管理,保持經常性溝通聯系,在外遇到困難可以隨時與村黨組織聯系,更好凝聚外出務工流動人員,引導他們回鄉創業,支持家鄉建設。
徐欽坤帶領工作隊員充分發揮信息多、眼界寬的優勢,結合正鄉村實際,引導村民和村『兩委』班子共同研究商討今後的脫貧措施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路徑。為了增加收入,通過整體競標的方式,將村農機服務隊整體發包,2017年收入8.1萬元,2018年收入9.6萬元,為貧困戶每戶年增加收入500餘元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按照國家扶貧政策,搶前抓早組織村裡建成33組太陽能工作站,每組每年可以發電1000千瓦時,收入7000元左右。僱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項目維護,所得收入的30%用於村集體公益事業,70%為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1000至3000元的生活補助。兩年多來,幫助有意願、有能力創業的貧困戶協調落實扶貧貼息貸款255萬元,解決了他們脫貧缺乏資金支持,貸款難的問題。
成立了電商扶貧互助超市,甘當『微商』。徐欽坤帶頭在微信朋友圈裡曬出正鄉村特色農產品,帶動幫扶乾部向單位同事、親朋好友推銷正鄉村的豬肉、牛肉、笨雞蛋等土特產。聯系青島、平度、萊西的好友,每年通過微信為單位食堂每季度訂購『正鄉村郝家香稻』2噸。市交通運輸局職工食堂、公交公司職工食堂及收費管理處10個收費站1個養護中心的食堂都通過微信平臺采購正鄉村的大米等農產品。
正鄉村中心路面破損嚴重,他主動聯系省、市(縣)交通運輸局協調落實農村公路項目,爭取資金60餘萬元對正鄉村到下亮子鄉政府的中心路面進行改造,修建4.5米寬水泥路750米、3.5米寬巷路1公裡,極大改善了出行環境。今年通過向上爭取資金,經發改委立項,國家投資704萬元,改善正鄉村人居環境。修建村內水泥路2.2公裡,石砌邊溝1.7萬延米,入戶橋300個,達到村民戶戶通、排水順暢,解決其後顧之懮,為村民的生產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丁寶田等12戶貧困戶落實D級危房改造政策。市交通運輸局出資3萬元購買50噸水泥2萬塊磚修建了安全住房。為許增家送去水泥10噸,用於房屋續建;為村裡水房送去水泥3噸,用於修水泥路面,保障飲水安全。貧困戶王利想從事養殖業,為其送去水泥、紅磚、沙子等7000餘元的建築材料,用於蓋雞捨,兩年共為其購買了2000元的雞雛,增加收入4000餘元。貧困戶劉向撲、杜萬奎患股骨頭壞死,幫助他們聯系住院並辦理大病救助等報銷15萬餘元,同時為其他10名貧困戶聯系辦理慢性病診療卡,幫助年齡大身體弱的7戶貧困戶辦理了醫療商業保險報銷。工作隊員開車拉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全程幫助其簽字報銷。貧困戶李永瑞無勞動能力,精神殘疾二級。駐村兩年多來,工作隊員經常去李永瑞家,以心相交,暖心幫扶,和李永瑞結成了兄弟般的感情。為使李永瑞出院後有一個安居的環境,工作隊多方協調落實D級危房改造資金,為其修建30平方米帶有衛生間的安全住房,鼓勵其從困境中站起,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挖掉『窮根』,投入18600元幫助他修建羊捨、平整庭院、房前屋後焊鐵柵欄,並為其購買5只羊發展家庭養殖。
在大力發展產業扶貧的同時,積極開展『志智雙扶』工作。駐村工作隊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貧困家庭的父母因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發愁,但又無錢為孩子請家教。工作隊創辦了『勵志學堂』和『道德講堂』,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補課,在為孩子同步補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勵志教育,扶志從孩子抓起,讓精准扶貧與勵志育人有機結合,教知識又長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