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周圍朋友去洗牙,你有沒有躍躍欲試,卻又因擔心把牙齒洗松動而望而卻步?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專家告訴你,放心大膽去,牙齒松動不是洗牙『惹的禍』。
專家表示,『洗牙導致牙齒松動』的說法是錯誤的,其實我們應該定期洗牙。其實,牙齒松動的真正原因在這裡:牙菌斑和牙結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 刺激因素。長期存在的牙菌斑能導致蛀牙以及其他各種牙周疾病,比如牙齦出血。而牙結石形成後,易粘附大量細菌毒素,引起牙周炎癥、牙齦水腫出血,最終導致 牙齦萎縮、牙齒松動脫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預防科的李傑介紹,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牙齒表面會附著一層由唾液、食物、細菌混合而成的膜樣結構,稱為菌斑生物膜 (下文稱『菌斑』)。有研究表明,初期的菌斑在刷牙後數分鍾便可形成,並有口腔內的細菌迅速附著於其中,而且不能被水衝去或漱掉。菌斑在相鄰兩顆牙齒間 隙、牙與牙齦銜接處較厚,牙齒光滑面較薄。菌斑是細菌得以在口腔中駐紮、存活的主要形式。而不同種類的細菌在紮根之後便開始『搞事情』。有的細菌『負責』 導致齲齒,有的則負責引起牙周病。
洗牙,是指利用超聲波高頻率的震蕩來擊碎牙結石、牙菌斑和色漬,然後水霧衝洗。洗牙是去除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預防牙周疾病的方法之一,不會對牙齒造成磨損和傷害。
那為什麼有的人洗過牙後會覺得牙齒變松動呢?專家解釋說,當洗牙後,附著在牙齦上的牙結石被清理掉,松動就會變明顯,所以纔會出現『洗牙使牙齒松動』的誤區。為了口腔健康、預防牙周疾病,建議您半年到一年左右洗牙一次。(文/記者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