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月21日訊 (雞西日報記者李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1月7日上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組織開展的『愛心助學·情暖寒冬』活動在雞西小學舉行,全市350名貧困和留守兒童在《愛的奉獻》歌曲中受到資助。
『感謝叔叔、阿姨為我們送來漂亮的羽絨服和棉鞋,過年有新衣服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報答曾經幫助過我的叔叔、阿姨們。』在紅彤彤的羽絨服映襯下,受資助的困難兒童小菲菲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自2010年成立以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嚴格貫徹執行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意見》的要求,紮實開展救助管理工作。負責對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遭受監護侵害、暫時無人監護等未成年人實施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等10餘項職責。據不完全統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僅2019年救助未成年人達535人。
為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於2012年6月建立了全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分管副市長任總召集人,分管副秘書長、民政局長任召集人,市民政、公安、財政、衛生、城市執法等21個部門為成員單位,明確任務,落實職責。建立健全了與救助管理工作相適應的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等工作機制,完善了流浪未成年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提高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水平。
流浪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中的特殊弱勢群體,極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被犯罪分子脅迫、誘騙、利用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開展了以『保護兒童、告別流浪』為主題的『接送流浪兒童回家』專項行動,堅持『先解救,後救助』的原則,配合公安機關做好被拐賣、拐騙、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的調查、取證和解救工作,積極主動救助和保護未成年人,幫助流浪未成年人回歸家庭、告別流浪。同時在依法承擔臨時監護責任、保障流浪未成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礎上,特別注重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和教育矯治等延伸服務,幫助他們從根本上擺脫流浪造成的陰影,以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態回歸家庭、融入社會。
農村留守兒童的信息存在很強的不穩定性,為了能准確獲得其信息,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與三縣(市)六區的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安排專門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更新和匯總,在2017年底,已經形成了村(社區)、鎮、縣(區)、市定期逐級上報最新留守兒童數據的工作流程和機制。從2017年1月開始,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還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入戶走訪調查,截至目前,已經走訪城子河區35戶、滴道區54戶、麻山區76戶、恆山區109戶、梨樹區27戶,總計301戶。每次入戶都會詳細詢問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以及心理情況,並對當前存在的困難進行登記,每個兒童都進行檔案細化和整理,留下聯系方式和照片視頻等影視資料,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好准備。
旨在深入推進全市困境兒童關愛幫扶工作,從源頭上防止流浪未成年人的出現,多年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一直在六個區開展『困境兒童愛心助學』活動,為其送去了羽絨服、棉襖、書包、文具盒等物品,幫助他們解決當前的困難,讓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截至目前,得到愛心助學的困境兒童達5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