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7月21日訊(李成 張明新 雞西日報記者王文利)近年來,雞東縣把優化營商環境,改進發展服務措施作為提振縣域經濟社會和諧共贏、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營商環境『七大平臺』高效運行,不僅使雞東成為外來投資興業的『窪地、沃土』,而且成為雞東百姓分享改革發展『紅利』,共建『小康』的福地。
加強投資項目服務,推行『首席服務員』制度,實現政企無縫連接。雞東縣建立和規范了投資項目服務專班和『首席服務員』制度,實行『一對一』跟蹤、『點對點』服務。完善了『一企一卡一冊一清單』,做到分類施策、無縫連接。為了深化完善投資項目服務保障機制,落實好『六個100%』要求,他們對投資項目注冊登記、項目用地、工程建設審批、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跟蹤問效。疫情期間,通過梳理核驗服務保障卡和開復工保障清單,共為4家落地投資項目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生活實際問題8件。
開展營商環境治理,通過開展『五整治』,政府部門風清氣正。根據《2020年雞東縣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部署,先後印發了《雞東縣關於常態化開展領導乾部『走流程』的實施意見》《細化落實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任務實施方案》和《作風整頓營商環境專項組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監督檢查方案》,明確了整治『不落實』『不研究』『不作為』『不在狀態』『不守紀律』問題的目標,強化了對機關乾部『出勤率、在崗率、專注率』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保證了服務部門風清氣正,服務效能顯著提昇。
推進政務誠信建設,整肅『新官不理舊賬』,政府信用獲提昇。著力推進公務員和公共服務人員誠信檔案建設,截至6月末,完成公務員誠信檔案建檔837份、公共服務人員誠信檔案建檔3460份。組織人事部門認真落實信用核查制度,乾部的提拔使用已經成為必備程序。他們還持續推進『清賴行動』,專項整肅『新官不理舊賬』問題,截至目前,已清理5家特殊主體拖欠款項共7筆計200.83萬元,並對2家重點單位明確了辦結時限和清償任務指標,確保年底前100%完成『清賴行動』工作任務。
做好政策信息輸送,推動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做到服務精准快。積極做好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工作,印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匯編》400本、發放《企業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卡》100張,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政策支持。從3月初開始,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抽調24名機關乾部組成『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對全縣10274家個體工商戶開展精准服務,解決困難問題317件。完成預約辦照173個;為9戶個體私營企業辦理動產抵押登記,盤活各類資金1.32億元。截至4月10日,全縣個體工商戶恢復營業9246戶,佔在業總量的96.7%;從業人員返崗率88%以上。
聯動金融機構支持,解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瓶頸』問題。截至6月30日,全縣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2752戶,注冊資本超過116.6億元。為精准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穩企穩崗擴就業,更好地服務『六穩』『六保』,雞東縣各金融部門積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疏『堵點』補『斷點』增加信貸投放,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2019年以來累計投放信用貸款15.2億元,使752戶小微企業化解了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瓶頸』問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簡化流程幫助32戶信用異常企業做好信用修復工作,釋放注冊資本482.2萬元,實現了信用修復一戶企業,帶動一處經濟振興的目標。
深化監管方式改革,實行『雙隨機、一公開』,堅持無事不擾。雞東縣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取消了注冊資本限制,年檢改年報,放寬了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落實『先照後證』,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個體工商戶辦照申報材料齊全立等可取。推進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改革。目前,已建成『二庫一單』數據庫,實現了抽查事項『全覆蓋』。信用信息『雙公示』實現應公示盡公示。聯合懲戒持續跟進,累計公示異常信息430餘條,初步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格局。民生重點行業市場主體簽署經營信用承諾書1616份,推送信用信息公示359件。
提昇綜合服務功能,百姓辦事實現進『一扇門』辦多家的事。雞東縣加快政務服務綜合性實體大廳改建工程建設速度,已經完成鍋爐房改建工程、排水工程、電源引入工程等附屬工程建設,確保年底前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順利完成,實現為企業和群眾『一事一次辦』和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優質服務。著力推進政務標准化工作,目前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平臺認領發布率達到100%、網辦率達到95%以上、『一窗』分類受理事項達到75%以上。全縣25個單位5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五辦』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