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的態勢,黨中央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不斷滿足國內消費昇級需求,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作為邊境城市,雞西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如何體現自身獨特價值?
『要深刻領會、准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立足自身實際,牢牢抓住國家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這個戰略機遇,明確發展方向、發揮自身優勢、落實工作舉措,加快融入雙循環,努力成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節點」和「樞紐」。』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從戰略路徑、突出效應,對我市更好把握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高質量發展,在新的歷史起點推動商貿繁榮新雞西做出明確部署。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不斷深入,資源、生態、產業、科技創新優勢和潛力凸顯,發展活力持續釋放。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更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開局之年。我市要在全面融入雙循環上持續發力,找准在雙循環中的角色、功能和定位,把握工作著力點,建立健全供給與需求相互促進、投資與消費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提昇傳統服務業,壯大現代服務業,激發消費潛力,探索有效路徑,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發展新優勢。
要厚植『樞紐』優勢,築牢融入國內循環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已形成突出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叫響中國石墨之都、生態旅游名城『兩張名片』,全力發展石墨新材料、現代新型煤炭、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能源化工和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裝備制造、礦業經濟和新產業新業態的『6+N』產業發展格局。要積極融入國家區域重大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主體功能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產學研聯合創新,推動『6+N』產業做精做強,提高競爭力。抓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統籌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打通堵點、聯接斷點,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要把握新消費變化,鞏固傳統消費市場,努力在新型消費市場搶佔一席之地。
要厚植區域優勢,提昇融入國際循環能力。作為邊境城市,我市有融入國際大循環的優勢和潛力。要適應後疫情時代的外貿特征,加快推動外貿產業轉型昇級,使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更好聯通、相互促進。要優化外貿結構,推動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產品貿易與產業貿易協同發展,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本地產品出口比重和進口產品加工率。要加快打造新型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推進虎林、密山進出口加工園區和基地建設,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提昇通關能力。要深化對俄全方位合作,重點在林業、農業、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雞西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