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東,提起馬桂玲,知道的人並不多。但說起她組織的輕騎兵文藝隊,卻幾乎家喻戶曉。街道社區時常出現文藝隊演出的身影,鄉鎮村屯經常傳出他們嘹亮的歌聲。這支文藝隊成立4年,能夠小有名氣,深受群眾喜愛,正是得益於隊長馬桂玲的正確引導和嚴格管理。
馬桂玲今年62歲,是雞東縣平陽鎮平陽村原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現已退休。2018年,時任平陽村黨支部書記的馬桂玲從電視上看到,在內蒙古有一支『輕騎兵文藝隊』,他們助力脫貧攻堅、積極傳遞正能量,他們的做法得到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過後,馬桂玲就想,自己身為村黨支部書記,身邊又有那麼多能歌善舞的村民,組建一支文藝隊,農閑時到各鄉鎮村屯演出,為脫貧攻堅鼓勁,為農業生產加油,用歌聲舞蹈傳遞正能量,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呀!馬桂玲做事麻利,從不拖泥帶水,說乾就乾。馬桂玲把自己的提議跟大伙兒一說,迅速得到村民們的響應,短短半個時間,一支由500人組成的『星星之火文藝隊』成立了。
星星之火文藝隊成立之初,馬桂玲提出,文藝隊成立的目的是豐富村民生活,傳遞正能量。文藝隊演出的節目必須是與歌唱祖國、歌頌黨、贊美家鄉、弘揚正氣相關的健康向上的節目。演出人員的服裝必須端莊得體,舉止落落大方。每名隊員要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馬桂玲的『約法三章』,得到隊員們的一致擁護,大家表示:『這纔是一支健康的文藝隊,一支有生命力的文藝隊,更是我們想要加入的文藝隊。』文藝隊的首場演出在平陽鎮八角樓後面的廣場舉行,共演出《迎『十九大』慶豐收》等節目50餘個,雖然隊員們首次正式登臺有些拘謹,但絲毫沒有影響演出效果,觀眾鼓勵的掌聲,發自內心的喝彩,讓隊員們信心倍增。從2018年7月,文藝隊成立,到目前,近三年時間,文藝隊共參與演出16場,演出文藝節目200多個。2020年12月,星星之火文藝隊更名為輕騎兵文藝隊,更加清晰了文藝隊的服務方向。馬桂玲說:『是一名黨員,我要聽黨話、跟黨走,當好紅色文藝輕騎兵。我們要傳遞新時代正能量,增強責任擔當,堅定文化自信,傳遞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為家鄉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近年,在馬桂玲的引領下,輕騎兵文藝隊不僅經常深入各鄉鎮村屯演出文藝節目,更是把積極參與愛心公益活動作為文藝隊的一項重要工作。2018年,為明德鄉永強村身患癌癥的單身婦女李某,集資捐款1000餘元;2019年,雞東縣突遇特大洪水,文藝隊深入受災村民臨時安置點明德鄉明德小學,為受災村民送去大米、白面、豆油、雞蛋等生活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今年年初,外地市出現疫情,輕騎兵文藝隊為縣內8個鄉鎮14個一線卡點的值守人員,送去方便面、營養快線、水果和暖貼等物資,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今年春節前,他們為平陽鎮平陽村郭有鋒、董志江兩名脫貧戶送去大米、白面、豆油、雞蛋等生活用品,幫助他們過上快樂新年。
三年來,輕騎兵文藝隊隊伍不斷壯大,人員來自街道社區、鄉鎮村屯,從最初的數百名村民,發展到最多時大型活動參演人員達1000多人。他們弘揚新風正氣,謳歌時代主旋律,精心打造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演給人民群眾,唱給人民群眾,受到廣泛好評。他們積極奉獻愛心,三年來捐款捐物總計達8000餘元。馬桂玲表示,眼下,他們正忙於排編一些接地氣的新節目,加入一些『創城』內容,以文藝演出傳遞文明新風,助力我市『創城』成功。
(記者 王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