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降雨頻發,目前我市已全面進入汛期。日前,記者從市政設施維護中心了解到,為了確保市區公共排水管線、基礎設施的暢通和正常運行,該中心對市政基礎設施維修更換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做好防汛排澇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圖為:施工人員正在更換八道路邊的檢查井。記者 盛秋實攝
7月8日,記者在市區南園街、培新路、騰飛西路看到,一線施工人員頂高溫、冒雨加緊對破損檢查井進行維護更換,截至目前,紅軍路、興國路、團結街、東山街等市區主要街路、背街巷道檢查井、收水井(井篦子)的維修和更換基本完成。據了解,從4月開始,市區排水設施維修養護工作就已開始,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克服人員少、工作量大、管線老化等困難,全員投入施工一線。已完成騰飛路、東環路等邊溝清淤工作,累計完成疏通、清掏市區市政排水管線17700餘延米,共計維修檢查井132座、收水井309座,清掏檢查井522座、收水井953座;對北環截流乾管、一米八暗渠、礦棱河、孟家溝等市區主管網和河道進行了清掏和疏通,共計清理淤泥約11000立方米。為了保證汛期排澇,在礦棱河新建閘門1座,並對三中泵站進行了改造,增大了泵站的排澇能力。
同時,加大對各重點易澇點區域應急搶險防范,包括中心泵站、三中泵站、東昇橋、二聯路、八道積水點、冷家溝出水口、水岸街、礦棱河煤機廠橋等防內澇重點及險、急、易發生內澇點等區域加派專人看守,對雨水管線及時清掏、疏通。
另外,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提前制定防內澇預案,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明確工作職責,定崗定責,協調配合,確保人員、物資按時准備到位,建立嚴格的值班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截至目前,已儲備編織袋5.5萬餘條、各類排水泵17臺、電纜電線1100米、膠管水帶400米、發電機2臺及鐵線、水叉靴子、鍬鎬、棕繩等各類排水防澇搶險物資,應急設備准備鉤機1臺、鏟車3臺、高壓衝洗車1臺、吸污車1臺、運輸車輛8臺,並組織了110人的防汛隊伍,全面迎戰汛期。
記者 盛秋實 王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