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期,隨著一批新建和改造昇級休閑健身場地的落成開放,讓雞西市民在健身娛樂生活中切實體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把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創城的最高標准,貫徹到創城全過程』這一目標,從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數提昇出發,著力辦好民生實事,傾心傾力打造一批休閑健身場地,讓創城工作紮紮實實惠及市民百姓,以此不斷提昇群眾生活品質,通過創城工作『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美好』。這批投用開放的健身場地甫一面世,即以品類多樣、布局合理、實用便民的特點,深受市民歡迎,人們為此紛紛點贊,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在創城工作推進上的紮實高效,更是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的一次具體而充分的體現。
圖為:改建昇級後的黑龍江技師學院體育場內正在進行足球比賽。記者 張旭暉攝
八月的雞西,天高雲淡,風和日麗。近日,我市剛剛建設和改造昇級的多處休閑健身場地——礦業賓館北側4片羽毛球場、文化廣場4個『半場籃球』場、財富公館4片羽毛球場、市政府廣場西側毽球場、體育會展中心健身步道等相繼竣工開放。新增籃球、羽毛球、毽球、足球、排球、輪滑等項目,更新了一批健身器材設施。柔韌的塑膠跑道、平整如茵的人造草坪足球場、整齊的籃球架、寬敞的羽毛球場、鮮艷舒適的懸浮地板,引來廣大市民聚此休閑娛樂健身,給美麗的雞西增添了無限激情與活力。
休閑健身場地建設和改造昇級,是市政府落實國家《全民健身計劃》和推進我市創城任務目標,加強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改善我市百姓群眾的健身環境和健身條件的重要舉措。自今年4月開始,市政府將慶祝建黨100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從解決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入手,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市長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建設方案,召集有關部門進行實地考察,並聽取進展情況匯報。
休閑健身場地具體建設工作落實到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為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數據,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抽調乾部職工分成六個組,對六區可用於全民健身的邊角空地,進行全面普查。從群眾健身的便利性和實用性考慮,確定在雞冠區修建和改造15處休閑健身場地,在城子河區建設6處休閑健身場地。最終達到全市三縣(市)六區休閑健身場地全覆蓋,完全體驗到15分鍾健身圈和利用率達到100%的實際效果。文化路財富公館休閑健身場地1500平方米,4片羽毛球場地坐落其中,開放投入使用後,極大方便了廣大健身愛好者健身需要;火車站前輪滑場地竣工後將填補我市沒有休閑輪滑場地的空白。
在新改造的黑龍江技師學院體育場,記者看到體校學生正在新建的400米塑膠跑道上進行加速跑訓練,中間足球場上,一位家長教孩子練習踢球射門。為了將球踢進,孩子反復練習,踢出去,被父親擋回,再踢……一位小朋友,玩累了,索性躺在人造草坪上,媽媽在一旁看著他懶懶地曬著太陽,場面愜意而溫馨。一位女士站在羽毛球場地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市政府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環境,這地板、人造草坪特別好,孩子踢球也不怕磕磕碰碰的,可以放心地玩。家長在看孩子的同時,也可以跟著一起鍛煉鍛煉,非常好,市民喜歡這種環境,希望咱們市政府多建一些這樣的場地,供市民鍛煉身體。
中午時分,艷陽高照。文化廣場北側新建開放的四個『半場籃球』場地無一空場,放假的學生,臨時組合在一起,打一場三人籃球賽。傳球、過人、上籃,攻守相對,你來我往,熱火朝天,痛快淋漓。即將奔赴大學校園的陳丙雯激動地說,近幾天,和同學經常來到這裡打籃球,來晚了怕搶不到位置。在新建的球場練球,感覺非常好,場地防滑抗震,還免費。希望雞西多建一些這樣的場所。過幾天即將離開雞西進入大學校園學習,家鄉是我永遠的牽掛,祝願家鄉雞西越來越好!
如今,雞西市橋北體育場改建正在加緊施工,其包含400米標准塑膠跑道,標准11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場地,4片羽毛球場地,9000平方米體育公園,全民健身路等項目,現已粗具規模;鐵興廣場近5000平方米,2片籃球場地、2片羽毛球場、2片排球場地、4片門球場地;祥光月秀北側籃球場;新建社區休閑廣場、室外乒乓球場……在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的密切配合下,所有在建工程近期將全部竣工。休閑有去處,娛樂有場所,訓練有場地,這些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正在或即將一一成為現實。『我們姐妹幾個經常到這兒來玩柔力球,市裡建了這麼多的運動場地,多好的環境啊,可以盡情地玩,我們老年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不拖孩子後腿……』熱愛健身的劉阿姨開心地說。
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群眾體育科長賈光偉介紹,結合我市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具體實踐活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重要思想,我市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方面加大了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5月份以來,在雞冠區和城子河區,重點明確了21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改造和昇級,現在基礎設施部分已全部完工,多數場地已經投入使用,群眾反響良好。現在健身項目增多了,籃球、排球、羽毛球、毽球、輪滑等,群眾健身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種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 郭洪超 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