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家政人員正在為殘疾人理發。 記者 孫洪義攝
『把餃子餡和和好的面放車裡,還有笤帚、那包衣服、理發推子、血壓計都帶上……』12月 7日,梨樹區『老付家政』公司的負責人付秀玲早 早起 來忙 著做 服務 前的 各項 准備工作。
8時 30分,付秀玲帶領家政人員與梨樹區殘聯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居家托養服務對象初乃剛家。看到一個多月裡已是第三次來到家中服務的家政人員,坐在輪椅上的初乃剛興奮地向大家拱手致謝。家政人員分工明確,清理廚房衛生,放桌子包餃子,理發、測血壓,區殘聯工作人員跟初媽媽嘮起家常,講解黨和政府的惠殘政策。很快,屋裡乾淨了,餃子上桌了,初乃剛一家人欣喜地笑了。區殘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44歲的初乃剛患有先天腦癱,肢體重度殘疾。60歲 的哥哥是智力三級殘疾,生活也不能自理,家中生活只能靠89歲患病的老母親支橕。『老付家政』人員提供的居家服務,為初乃剛一家人生活帶來了溫暖和保障。
當日上午,『老付家政』公司人員又來到錦繡華庭小區,爬上六樓走進孫玉梅家。當付秀玲一行人進門的那一刻,孫玉梅像見到了久違的親人一樣,一個勁地拍手。50歲的孫玉梅是智力二級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與81歲的母親共同生活。家政人員擦冰箱清櫥櫃,整理被褥,清擦衛生間。孫玉梅的母親說:『歲數越來越大,一些活兒也乾不動了。家裡廚房的地面以前都是油漬,現在都讓她付姐給擦出來了,真是幫了我們娘倆大忙了。』
簡單地吃過午飯後,『老付家政』人員又來到平崗礦永勝委的董桂榮家。51歲的董桂榮是肢體二級殘疾,丈夫是聽力三級殘疾,兒子研究生在讀,老兩口住在平房。大家進院後熟練地忙活起來,清掃院內積雪,收拾房間,為董桂榮夫婦理了頭發。看到二人還沒吃飯,家政人員又為其做了可口的午飯。『你們出行不方便,以後買藥或有什麼需求,可以隨時聯系我們。』臨走時,家政人員向董桂榮夫婦叮囑道。
在平崗礦肢體二級殘疾的張紹臣家裡,因交通意外導致身體殘疾的他躺在炕上,兒子在外地上大學,離異的他一個人生活。家政人員的到來為寒氣襲人的室內帶來了陣陣暖意,大家加煤燒炕,拆洗被褥,擦洗廚房灶臺,把大屋小屋衛生全部清理一遍。室外人員將積雪清理後外運,半個小時的時間,張紹臣家裡亮堂了,小院規整了。
『老付家政』公司負責人付秀玲告訴記者,她的家人就是殘疾人,所以理解他們生活的不易。她和愛人從鋼鐵公司下崗後,在多個領域打拼過。今年經過學習,取得了家政服務資格證書,並成立了梨樹區『老付家政』公司,通過與區殘聯合作開展了『陽光家園托養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居家托養服務。每次服務後看到殘疾人露出喜悅笑容時,她感覺很有成就,這項事業會一直堅持下去。 『只要符合申報條件的殘疾人家庭都可以申請。目前,梨樹區殘聯已為符合條件的4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了居家托養服務。我們希望通過家政人員的用心服務,提昇廣大殘疾人的幸福感。』梨樹區殘聯理事長姜正秋說。
記者 孫洪義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