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生態宜居之城,我們就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以更高水平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新型城鎮化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城鎮化注重以人為核心,強調順應和滿足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黨的十九大以來,更進一步明確了新型城鎮化進程與國家現代化進程、治理改革過程的互動關系,為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不斷提高城鄉建設質量,是不斷開創雞西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的題中之義。
必須牢牢把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有利契機,以紮實有效的『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面貌、功能不斷提昇,加快推進城市建設。要以高起點規劃,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疏解老城區城市功能;大力實施『西躍』『南拓』發展戰略,拉開城市骨架、拓展發展空間。要高標准有序推進城市老舊小區、棚戶區和老舊管網改造,補齊基礎配套設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以更加科學的建築布局、造型、格調、色彩和高度,提昇建築美感和品位;繼續完善道路網絡,推進小街小巷改造提昇,提高通行能力。要以高水平管理方式,強力推進拆違治亂,著力整治各類城市頑疾和不文明行為,讓城市更加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必須把城鎮與鄉村貫通起來,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輻射、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切實提高以城帶鄉水平。要大力實施通村公路提級改造和連通工程,盡快形成覆蓋城鄉、內通外暢的綜合交通網絡。著力提昇城鎮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能力,推進『百兆鄉村』建設,實現高速光纖寬帶網絡城鄉全覆蓋。穩步提高農村教育、醫療水平和社會保障能力,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強村計劃』,提高村集體經濟積累,培育一批經濟強村。
必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農業穩縣、工業強縣、三產活縣』是活躍壯大縣域經濟的關鍵,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以此推動形成要素合理配置、產業差異發展、功能協同互補的縣域經濟發展良好局面。要挖掘優勢,選准方向,明確路徑,做大做強各具特色的立縣(市)立區產業。突出地域特色,以現代城市理念規劃建設縣城,提昇產業集聚、人口吸納功能。要深入開展『興邊富民』行動,加快推進邊境振興、邊民富裕。要積極推進龍煤、農墾、森工等域內國有企業與地方融合發展。
必須全面保護生態環境。貫徹落實『雙碳』戰略,將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有序實施碳達峰雞西行動。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加強水土流失治理,推進采沈區騰空土地整治和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高質量開展國土綠化行動。
雞西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