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外,讓他與公益慈善事業緊密相連,在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過程中找到人生價值。七年間,他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1100餘次,1.3萬人(次)志願者參與其中,累計支出善款100餘萬元,1200餘名困境、留守兒童得到長期關愛,200餘戶精准扶貧戶得到持續幫助,1.1萬餘位孤寡、空巢老人直接受益。他不忘初心,用信念點燃了雞西這片土地上無數人的公益熱情。他就是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會民公益慈善協會黨支部書記、會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郭會民。
一份責任一份堅持
2014年春天,郭會民獨自去西藏游玩,由於缺氧暈倒在景區,是一群路過的大學生志願者把他從危難中救了回來。離別時他們說:『我們不要任何回報,如果可以,請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對他觸動很大。回到家後,他立志要做像大學生志願者那樣的人。同年8月,他發動身邊伙伴在雞東縣文明辦的指導下,建立了全縣第一支民間志願服務組織『公益慈善服務隊』。最初是到社區多名『三無』老人家中陪其聊天、打掃衛生等。隨著團隊慢慢發展起來,他分別在雞西、雞東、密山、虎林四地建立了志願服務組織,定期服務於當地的養老機構和社區五保戶。七年間,他共組織開展各類助老活動480餘次,7000多人(次)志願者參與其中,60餘家養老機構6個社區的1.3萬人(次)老人直接受益。2015年12月,郭會民被評為省優秀志願者。
從郭會民組建團隊那天起,每周多次的志願服務活動從不間斷。他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家庭較為貧困、學習較差、有精神與肢體殘疾的孩子身上。在資金助學的基礎上推出『一日一蛋』等營養助學新模式,以增加困境學生的營養攝取。他聯絡深圳壹基金慈善基金會,引進外省慈善資金反哺家鄉,共募集助學資金35萬餘元,為雞西地區一千多名困境學子提供由13樣御寒和學習用品組成的『溫暖包』。
投身精准扶貧事業
2017年8月,在市文明辦和民政局的支持下,郭會民所建立的志願服務組織成功注冊成為合法社會組織,更名為市會民公益慈善協會,建立了黨支部和志願者工會。他配合黨和政府投身於精准扶貧工作中。籌集資金6萬餘元,圍繞密山市5個省級貧困村的108名困境兒童開展以慰問、心理關懷為主要服務的『微笑明天』公益項目,定期組織志願者為貧困群體和兒童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七年間、共支出精准扶貧款9萬餘元。
2019年初,他聯絡全國多家基金會和雞西地區的愛心企業、人士籌集資金42.4萬元,在雞西地區12所小學開通以防災、減災為主的『兒童平安小課堂』項目。個人又出資12萬元在先鋒社區建立了雞西首個以『三社聯動』為主要服務方式的『社區多功能服務站』,上午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等助老服務,下午為社區雙職工家庭、留守兒童提供托管等服務。
勇做戰『疫』逆行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郭會民按照防疫指揮部各項要求,快速建立了一支黨員應急先鋒隊。疫情期間,他籌措資金13萬餘元,第一時間為防控一線人員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他又組織20名黨員和資深志願者為雞西6個社區近千名的返鄉隔離人員、殘疾人和40餘家養老院老人提供代買配送服務,用實際行動體現了社會組織的使命和慈善組織的擔當。同年,他被評為省『抗擊疫情先進個人』『龍江好人』等榮譽稱號。
記者 趙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