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專場新聞發布會,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新作主旨發布,並與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春,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李本東,市醫療保險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輝分別就媒體感興趣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圍繞『我市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這一主題進行了介紹。今年以來,市醫療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動醫療保障事業健康發展。築牢監管防線,守護基金安全。把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基金監管聯席會議機制;探索推進醫療保障信用監管,持續深入推進醫療亂象欺詐騙保專項治理;加大第三方大數據篩查力度和日常監管頻次。截至目前,累計追回拒付醫保基金1600餘萬元。鞏固集采成果,釋放改革紅利。積極跟進落實國家、省組織的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及時兌現結餘留用獎勵資金;繼續發揮『三明采購聯盟』優勢,降低硝酸甘油注射液、二氫丙茶鹼注射液、透析耗材、醫用膠片等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用藥行為,啟動第三批重點監控藥品119種;規范醫療服務價格,梳理新增醫用耗材目錄1356條,分三次調整我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提昇服務質效,傳遞便民溫度。著力構建『證明材料最少、辦事流程最簡、辦理時限最短、服務質量最優』的工作格局,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持續優化經辦服務、提昇醫保服務質效,全面開展醫保經辦規范性建設行動。改革醫保服務模式,實行綜合櫃員制,推進醫保窗口入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醫保業務『一門引導、一窗通辦、一站服務、一次辦結』;通過梳理簡化辦事環節,實現了企業參保登記0.5個工作日辦結、零星報銷手工結算20個工作日支付;全力做好全民參保工作,有力推進高血壓、糖尿病等五種門診慢(特)病治療相關費用跨省異地直接結算工作,並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推動落實門診慢(特)病認定下放至定點醫療機構;完善『12393』醫保服務熱線建設,實現答、辦、查一體。健全保障體系,增進民生福祉。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全面取消城鄉居民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限制,實行職工醫保單基數繳費,實施中小微企業單位繳費階段性緩繳。調整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政策,分別提高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本地住院報銷比例,提高異地就醫人員住院報銷比例和城鄉居民慢性病待遇標准,降低乙類診療服務項目個人自付比例,取消進口醫用耗材個人自付翻倍的比例限制,提高城鄉居民『兩病』(高血壓、糖尿病)待遇標准,這些政策從今年10月1日起執行。
雞西日報、雞西電視臺、雞西人民廣播電臺、雞西新聞網、龍煤雞礦公司新聞中心等新聞媒體應邀參加新聞發布會。
記者 郭洪超 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