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旖旎,林海蒼茫。東方紅,一個森林浴場般的仙境,一旦踏入,就如抵達了人世間的天堂。——題記
一圈年輪一片情
一圈年輪一片情
風,夾帶著原始的記憶,吹過莽莽荒原。當一縷縷晨光昇起,東方
一抹嫣紅,扮靚連綿群山。
走進年輪的聖地,靜看時光寫在古老歲月上的痕跡,悠悠轉轉,如
漣漪般蕩開時間的滄桑。
踏進紅塵深處,歷史的倒影映襯在年輕的眸光裡,帶著探尋和敬仰的欲望,打開時空的隧道,開啟記憶的閘門,撫摸著沾染著祖先呼吸的粗礪根莖,穿過印著先民足跡的土地,用仰視的心境,接納來自遠古的喜怒哀樂。
拎起悸動的心情,安放在空曠的邊緣,把遙遠的想念,編織在完達山連綿起伏的曲線裡,和著晨鍾暮鼓的虔誠,膜拜、祭奠。
有人說,年輪是樹木的日記,是長在心裡的執念。那東方紅年輪公園裡安放的是歷史的風塵,還是歷史安放在林區人心裡的執念?
浩瀚石海會說話
歷經歲月的變遷,細嚼大自然的心語,回眸今古,驚看石海帶給世人的震撼。200萬年的風霜,都不能吹散冰川紀的凝練。石海,如天之驕子,攜刻著歷史的印記,墜落凡間。
披一身宇宙滄桑的石頭,在東方紅的土地上靜止成眾生的仰望。萬年川色,是否曾經在時空的某個角落,沸騰、跳躍、追逐、嬉戲,鮮活得和我們一樣。
是怎樣的力量,厄住了生靈的腳步,生生的把屬於遠古的影像,拖拽到了今天——這個萬象更新的塵世上。
萬年恐龍,千年龜王,在石海的懷裡沈淀成了人們對史前的最初想象。透過冰冷的頑石,感受被時光定格的遠古脈搏,用靈魂仔細傾聽,緘默背後,那段消失的歷史的真實模樣。
如果,那片古老的石頭會說話,是不是,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個故事,或相聚、或飄零,或深情、或懮傷,就如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一樣。
風光旖旎神頂峰
山不在高,因厚重而讓人仰慕,大自然的雄渾,因為凝結了天地人於一身而璀璨出了迷人的神韻。
神頂日出,給一座山峰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淡淡的月白蔓延,黛青色的山峰在乳白的雲海中浮現。無風,雲海靜宜,宛如冬雪,淡然沈寂,與山峰的厚重渾然一體。山峰之頂,視野遼闊,遠山近景,盡收眼底。地平線上有紅色溢出,染紅了雲霧,染淡了星月。
天地有此靈韻,日月星辰凝練成血脈和筋骨。置身萬丈紅塵之下,蒼天厚土之間,看腳下山石龜裂而滄桑的風骨,被霞光和霧靄浸透,在浩渺時空裡,與自然彼此對視,獲取一份寧靜淡泊的心境,演繹
永恆短暫的福分,頃刻間,物我兩忘。
山石原始生澀,片片苔痕記錄著遠古的節拍。石縫間零星的小草,或黃或綠,連綴起充滿神話的石頭,宛若大山的圖騰。側畔,秋水如冰河般晶瑩剔透,尋山而下,百轉千回,貫穿火紅的秋色,在叢林深處,彈奏出壯美的山水的樂章。
原生原貌大濕地
如鮮活的肺葉,一張一翕間,束縛了塵埃的舞步,一個個打著哈欠的清晨,因你,清亮如貴妃出浴。
我站在紅塵裡,跨越塵世的喧囂注視你,蒼茫的水草擠滿了視野,蘆葦和小葉樟在深深淺淺的水域裡,連綿成了一方水土的摯愛。
說不出你是粗獷還是細膩,在你懷抱裡,生命卻湧動著野性。麋鹿的奔跑,野鶴的聚會,蛙兒合唱,鳥兒棲息,你的懷抱裡從來不缺少故事。馳騁在這片深情的方陣裡,敲醒點點滴滴的原始渴望,不知不覺中,思維的天空,就被最初的自然模樣覆蓋,激動的情緒只能在飽滿的縫隙裡瘋長。
因為魚的存在,水有了生命,因為你
的存在,呼吸有了更順暢的基礎。
而你,懂得這一刻的深邃,最本真的深邃……
巍峨厚重完達山
腳下踏出一種堅實,也踏出了生命的
厚度,上千年的風雨雷電,動搖不了那份
亙古不變的凝重。
因為站得高,你俯視眾生時,就多了一絲寬容,也從而造就了林區人寬闊的胸懷和特有的豪邁。
凝霧靄而靈動飄渺,聚虹霓而奇趣橫生,延綿數千裡,偉岸,謙遜,堅韌不拔,一身傲骨,灑滿山重水復的牽掛。有形的海拔,標榜著無言的矗立,用風花雪月演繹著無法割捨的世俗牽絆、愛恨溫度。
你背負一切艱辛,承接風雲變幻的無定。伸向天空的雙手,定格成護衛蒼生的姿勢。不經意間,你,就把巍峨站成一種高度,一種民族靈魂的高度。
反哺大山林區人
多少年,大山養育了世代子孫,重情重義的林區人,靜臥大山的心田,面對日漸消瘦的山林,看斑駁的光影映襯原始的老態。勁風吹起一地柔情,攜帶最本真的愛戀,決定用最虔誠的反哺,延續林區的
血脈。
停止砍伐,讓大山的子孫承受了斷奶之痛。抱著有大山相伴的所有回憶,穿越次生林的空隙,從此懂得生命厚重的意義。
植樹造林,刷新了林區的生存模式。英雄扼腕,瞬間的疼痛,讓山林蘇醒,人與自然合奏的旋律,便是一曲蜿蜒生命冷暖的時代贊歌。傾倒的山林,重新站在了時代的浪尖上。
生態轉型,是留給後世子孫的承諾,攜刻大山的所有印跡,落地有聲。
作者簡介:劉鳳玲,雞西作家協會會員,虎林作協會員,作品在《北大荒日報》《雪花》《參花》《今周刊》《鹽城教育周刊》《鹽城晚報》《大縱湖》《汴梁晚報》《北大荒股份報》《雞西日報》《雞西礦工報》《江柳文學》等紙媒發表,曾有作品被收錄到《北大荒作家散文百篇》和《風從穆棱河吹過》等書中,部分作品在地區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