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雞冠區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通過高標准設計、高質量執行、高效率溝通、高品質推進,不斷改善百姓生活環境質量,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攀昇。
從5月起,雞冠區啟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與去年相比,今年改造的體量大、面積廣,共有9個小區234棟舊樓列入規劃中。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與以往不同,今年除了對樓本體外牆面做保溫、粉刷,更換單元門、窗、基礎設施配套維修改造等基礎類維修外,又增加了很多新內容,例如單元門安裝可視對講系統、雨污分流改造、打造小而精的口袋公園等。在施工現場,除了各色管線、泡沫板等原材料,還多了很多不同幾何造型的水泥預制件。在南山小區七標段基礎設施施工現場,項目經理劉顯波對記者的好奇做出解讀:『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橙色管子是電力預埋管,起什麼作用呢?就是把線杆上所有的電力線落地;這個白色的水泥預制管是我們政府新增加的雨水乾線。以前是污排和雨排混流,改造後,污排單獨進入市政網,雨排則直接進入市政明排。增設雨排後,無論下多大的雨,都將從雨排乾線直接進入排水渠;那個白色的PVC管子是四大運營商做的預留管。這個工程結束後,我們看到牆體上像蜘蛛網一樣的四大運營商的管線都會落地。』
把每棟樓體都建立雨污分離的排水系統,把『飛線』全部落地,是今年老舊小區改造的加分動作,這兩項工程施工難度大、改造成本高,卻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長遠之策,尤其是雨污分離系統的改造,可以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抓住國家支持老舊小區改造的有利契機,把好事辦好、小事辦細,從大局設計、細微處落筆,便有了一棟樓從屋頂防水到內外排水的周到施工。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工程師祁磷告訴記者,原先很多小區沒有專門的雨排,生活污水和雨水都走一套系統,到了汛期,會造成居民室內下水返味,個別小區排水不暢、外溢,進而造成居民行路難。所以,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在設計上增加了雨排,這樣雨水直接走獨立的排水系統,徹底杜絕下水井返味問題,還解決了內澇的發生。雨污分離後,減輕了城市污水處理壓力。
樓頂的防水施工今年也采用了新工藝。以前樓頂防水維修是哪裡漏補哪裡,經常是鋪一層油氈紙,再鋪一層瀝青面。今年,徹底摒棄了打補丁的施工工藝,鏟除樓面原有的防水層、找平層、保溫層、隔氣層,直接摳到結構層樓板,全部鋪設新的防水材料。在園林小區輕工局二號樓樓頂改造施工現場記者看到,20多名工人正在用電鎬、鐵鍬清理樓面,塔吊在不停地起降,一片繁忙景象。
雞冠區老舊小區改造(樓本體)園林小區項目負責人劉輝告訴記者,我們正在施工的是園林小區輕工局二號樓屋面破拆,在不下雨情況下,我們得需要三天,整個屋面施工完畢交付使用就得半個月時間。為了不影響居民正常的生活節奏,我們盡可能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從早晨5時30分乾到晚上6時,中間就休息半個小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搶進度。園林一共是8個屋面要施工,現在已經拆了6個,還剩兩個,預計月底全部施工完畢。
雞冠區老舊小區改造(樓本體)項目經理沈廣潤說:『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是按照新樓蓋樓的標准在施工。實行新的工藝後,雖然工程的施工成本增加了,但是這種施工會使日後樓房維護和使用服役年限延長,大約是以前服役年限的三倍左右。』
寧可增加成本,延長作業時間,也要從長計議,這是政府作出的英明決定。為群眾辦實事,對人民負責,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落實到行動裡。舊城改造是一項民心工程,所以不打折扣,不留遺憾,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為了增加公共空間的面積和功能,舊城改造的建設者把緊鄰南星街早市的23號樓拆遷舊址進行了前衛規劃,設計出公園和停車位,不浪費每一寸土地。
雞冠區舊城改造綠化五標段項目經理陳全指著身後的施工現場告訴記者,這個南山23號樓扒了以後就是一塊空地,考慮到早市和周圍居民遛彎健身需要,現在建一個口袋公園,安裝健身器材,建設六角涼亭,栽種花草樹木17種,又建了一個衛生間。可居民停車又成了問題,我們又把22號樓和38號樓中間做了調整,擠出七米寬的地方,變成停車位,這樣公共空間有效利用起來,既便民又利民,老百姓都很認可。
今年的舊城改造過程中,有一個鐵律貫穿始終:不可以砍掉一棵樹。在沿河北路街心公園改造和口袋公園停車場建設中,為了繞開樹而改變設計,這樣的施工就不止一次。帶記者來到早市的街心公園後,陳全拿出設計圖紙說:『這裡的施工設計是這樣的,為保護這些樹木,咱們的施工設計就改變了,這些樹不能動,只能改甬路。開窗見綠、出門入景,正是這些護綠植綠行動讓居民如置身於公園裡,生活在畫中。』
采訪中,舊城改造的設計者們介紹的每一處施工,都少不了一個高頻詞:老百姓!南山小區五號樓和六號樓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住戶都是年邁的居民,很在意樓下小花園的活動空間。舊城改造中,設計方案是在樓前空地改建木質長廊涼亭,可是沒想到施工遇到了阻礙,六號樓居民強烈反對扒掉原來的涼亭。居民許靜向記者介紹,樓下的涼亭是2008年居民集資興建的,當時大家你5元,他10元,出錢出物,特別有感情,要扒,大伙都不同意。更何況,居民在涼亭裡發生的往事,看到涼亭就會想起。
施工方要扒掉換新的,百姓要保留舊涼亭,相持不下,社區也參與進來,幾番溝通,最後,施工方作出讓步:改變圖紙設計,決定維修改造兩座舊涼亭,留住居民的『鄉愁』。
作為市域中心區——雞冠區今年改造任務艱巨,計劃改造的9個小區,建築面積130.89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5135戶,計劃投入資金4.34億元。改造內容包括樓本體改造和基礎設施改造,基礎設施在以往的基礎上增設口袋公園、景觀小品、休閑涼亭、健身器材、垃圾分類轉運等。項目共分9個標段,計劃在11月30日前完成。
記者 那月 夏喜彬 穆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