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我市把穩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創新提昇就業『五送』服務為抓手,壓實責任,多措並舉拓寬就業渠道和領域,全力推動就業創業服務全覆蓋,促進全市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努力實現更加穩定、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重點指標提前兩個月超額完成,為產業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采取實打實舉措穩就業。2022年以來,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制定多項政策措施,出臺《雞西市穩就業保就業促就業二十四條政策扶持措施》,配套制定《雞西人社『服務進百企』行動實施方案》《開展全市百名人社專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全市人社系統聚力服務招商引資企業落地發展十二條措施》,緊扣『減免返補降』,梳理建立惠企政策清單,由『人社服務專員』組成服務團,主動上門服務,『一企一策』破難題、保用工、穩運轉,以『免申即享』『免報即發』『直補快辦』等方式,推動政策紅利最大化、最快速、最便捷直達企業。同時,全力推動援企穩崗政策精准落地,深化包聯服務意識,以市領導走訪包聯企業為著力點,通過走訪包聯企業、收集企業需求訴求,並結合企業實際量身定制解決方案,限時答復落實相關政策,讓企業、創業者、求職者感受到幫扶的溫暖。
為全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企業創大業、創業者創好業,切實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我市以突出創新創業為引領,千方百計以扶持創業帶動就業。全面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政策扶持,將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利息由財政部分貼息昇級為全額貼息,緩解創業者融資難問題,去年1—11月份發放貸款2.2億元,貸款總量位居全省前列。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等扶持資金扶持創業主體33個。大力推進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城子河電子商務產業基地等孵化平臺建設,促進全市11家孵化平臺培育初創企業246家。舉辦第四屆『金穗杯』創業創新大賽,營造全民創業氛圍,樹立了支持創業的風向標。
在去年『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中,我市精准對接重點群體,深挖崗位援助就業。緊盯重點群體就業需求,聚焦企業用工需求,廣泛挖崗、找崗、儲崗,收集崗位7.3萬個(次)。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紐帶作用,實行活動供崗、線上送崗、直播帶崗『三位一體』崗位推送模式,加大招聘活動舉辦頻次,組織實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 『五送』服務進商場等線上線下招聘會,促進企業與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求職者簽訂用人意向,實現企業和求職者『雙向奔赴』。紮實推進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擴大見習規模,提昇崗位質量,並鼓勵引導重點群體投身靈活就業。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全力做好就業困難人員托底幫扶和龍煤轉崗分流人員服務工作。
就業穩定,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我市持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創新提質就業『五送』活動,將就業工作納入『智慧社區』網格推進,推動服務資源精准匹配、就業服務無縫對接。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服務向社區延伸為牽引,建成服務項目多樣化、服務方式自助化、服務體驗人性化的『就業之家』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月提供各類就業創業服務超2000人(次)。自主研發『五送』信息化系統,實現就業創業服務『指尖辦』、業務『線上做』。並通過乾部帶頭送、市縣聯動送、部門協同送、社區就近送、線上線下雙向送等舉措,將就業創業政策向社區下沈、向網格下沈,把就業創業政策面對面地送到就業困難群眾家中,確保就業政策信息家喻戶曉,『一企不落,一人不漏』。
我市還全面開展職業培訓,堅持輸血與造血並重,切實幫助求職人員提高適崗能力,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電商運營、養老護理、育嬰等專業職業技能培訓,受益達1萬餘人。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昇、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在全省率先啟動危化品工傷預防培訓,首批培訓企業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及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包保責任人等重點對象。針對疫情實際,遴選較為成熟的網絡平臺開展創業公益講堂,持續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線上培訓課程。去年1-11月末,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8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6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72萬人,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69%、234.3%、247.9%。
記者 武國玲 袁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