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大米首次在淘寶直播平臺上線,僅一個小時就賣掉超過10000袋大米,27000袋大米在兩個小時內售罄。這是8月17日晚,密山市彤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李佳琦直播間的銷售業績。
彤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原來是一家傳統的稻米加工企業,一個班組大概需要10-15人,日產大米150噸,產量無法滿足大額訂單。在密山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投入2000餘萬元更新了生產設備,2019年6月,一家數字化智能稻米生產線正式投產。數字化智能稻米加工企業建成後,整個生產車間只需3-5名工人,日產大米可達到300噸。數字化賦能後,企業不僅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產品質量還得以大幅提昇。
目前,彤燁農業使用國內領先的雲計算、雲色選、零添加的綠色數字化稻米加工技術,年加工能力20萬噸,成為一家集種植、收購、烘乾、加工、倉儲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稻米全產業鏈企業。
彤燁農業的數字化智能生產企業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境內的興凱湖畔,興凱湖是中俄界湖,整個流域的地理條件獨特,生態環境良好。水稻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生長日期長達5個月左右,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加工出來的大米膠質率高,米色清亮透明,口感香軟可口,營養價值極高。
彤燁農業負責人曹志晶介紹,一個傳統稻米加工廠發展到如今的智能化工廠,主要得益於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企業轉型昇級前後,密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帶領工業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深入到企業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資金、技術等很多實際困難,纔使得企業發展至今。『我們的興凱湖大米在線上一場兩個小時的直播就賣掉270噸,這樣的銷售業績都是數字賦能的強大力量。』曹志晶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