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委政法委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乾上下真功、下實功,充分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工作向縱深發展,形成基層治理閉環,以基層『小平安』營造全市『大平安』。
加強平安共治體建設,主動融入『十城創建』,用好『四個體系』閉環工作落實機制,推動全市平安建設工作不斷深入、實現突破。拓展建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機制,在全省創新推動『三中心』整合,打造矛盾糾紛調解特色品牌,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決糾紛服務。截至目前,共受理矛盾糾紛9559件,化解9075件,化解率94.94%。新增矛盾糾紛數量明顯下降,特別是今年2月份以來,市矛調中心共受理糾紛3305起,化解數3177起,與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受理數6254起、化解數5898起相比,分別下降47.15%、46.13%;進京到省上訪較2019年減少63.71%,完成『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目標,初步實現了將矛盾糾紛掌握在萌芽、化解在初期、穩控在當地,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
利用鋪設全市網格信息系統契機,推動四級組織體系建設,讓街道社區乾部包小區進樓棟,全面夯實基層治理,壓實一線責任,把化解矛盾糾紛責任壓實在每一位工作人員肩上,減少訴訟、治安、刑事等各類案件的發生。對不按期辦結、不及時調解、造成事件積壓的、不依法公正調處的倒追責任。健全考核評價『六步流程』,不斷提昇基層快速、精准、服務三項能力,及時解決群眾訴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采取綜治中心牽頭,部門輪駐,人民調解員、心理疏導員、退休法官等專業人員常駐方式,以情化解工作,解決群眾煩心事。
以『四所一庭一中心』為載體,深化多方共治,推動平安聯動融入基層,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對矛盾糾紛的提前乾預、疏導和預警功能,化矛盾於萌芽、解糾紛於基層,使社會治理成本進一步降低,邪教未轉化人員同比減少33.33%;涉毒案件同比下降10.9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63%,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同比下降18.54%,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萬分之七。目前,全市共推薦出基本符合『六無』標准的社區(村屯)102個,其中社區14個,村屯8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