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
『東北』
『大雪——』
『紛飛』
『好了上車吧。』
哈爾濱索菲亞廣場,MC老關身穿花棉襖,拿著話筒,正與一位來旅游的女生對『暗號』。
通過幾輪『過招』,女生成功被邀請,坐上了『哈拉濱BUS』。
寒冬之夜,當多數人選擇窩在家中取暖時,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來到零下20℃的東北戶外,激情澎湃地蹦野迪,感受這個城市的煙火氣。
前不久,軍大衣、花棉襖輪番走紅社交媒體,甚至走向世界。
如今,這波熱潮還未過去,一輛身披花棉襖的蹦迪公交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而在距離哈爾濱300多公裡外的老禿頂子山下,雪鄉風景區甚至出現了萬人戶外蹦野迪的神級現場。
據了解,萬人蹦野迪是雪鄉景區打造的特色文旅項目。
大海林林業局宣傳部部長趙冬梅表示,結合雪鄉特殊的天氣條件和風貌,他們希望該項目能讓游客在寒冬大雪中也玩得嗨。
01 不是迪廳去不起,
而是公交、野地更有性價比
『站票2元,卡座2元,舞池也2元。』
只要付2元,就能體驗一場酣暢淋漓的公交車蹦迪。
最近,哈爾濱這輛極具吸睛體質的蹦迪公交在各大社交媒體上被頻頻曝光。
紅底花棉襖紋樣的公交車身,濃郁的東北風情,與熱情、奔放的城市氣質緊密貼合。
老關,蹦迪公交的組織者,對於『花棉襖風』的設定,他說:『我們走的是中國風路線。很多人會覺得花棉襖土氣,但在我看來,時尚會過時,中國風永遠不過時。』
再望向車內,五顏六色的炫彩燈光撲朔迷離,音樂持續響徹車廂,儼然一個移動的小夜店。
年輕人們揮舞著熒光棒,抖動著身體,車輪都隨之上下顛簸。
老關時不時開嗓喊麥,熱情地與眾人互動:『我最愛的城市是——』話筒轉向人群,總能迎來眾人發自肺腑的回應『哈爾濱!』。
每個周末的晚上七點左右,這輛蹦迪公交就會出現在這座城市中,師大夜市、中央大街……蹦迪公交穿梭於幾個熱門打卡地,環線行駛。
蹦迪公交的『散場』時間並不固定,通常會持續三四個小時,最晚的一次,人群嗨到了十二點,直到大街上沒有了行人。
這輛公交車一次最多可以容納約40人,每次站點停靠約十分鍾,幾乎站站爆滿,據老關觀察,多數參與的人是外地游客。
每次站臺停靠期間,老關都會引導大家下車蹦迪,他期望這種狂歡的氛圍能吸引更多路人參與。
『如果只在車裡蹦迪,總覺得跟老百姓離得有點遠。』老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蹦迪公交如此火爆,有時也會吸引一些中老年人。
『你讓我也上唄,我年輕時也蹦迪。』但老關會委婉拒絕:『雖然蹦迪公交車速度緩慢,但我還是怕他摔著、碰著。』
02 零下20℃野地蹦迪,
游客直呼像過年
在冬天的東北,令人震撼的蹦迪不止蹦迪公交一個。
如果說蹦迪公交是一個『小而美』的狂歡派對,那麼在雪鄉的戶外,眾人蹦野迪的規模簡直堪比一場大型演唱會。
12月的中下旬,黑龍江多地的氣溫跌至零下29℃。而位於牡丹江市海林市西南部的雪鄉風景區內人潮如織的盛況,與冰天雪地形成鮮明對比,氣氛異常熱情火爆。
民俗街盡頭的大舞臺上,DJ扯著嗓子高呼『three、two、one』。
緊接著,細密勁爆的鼓點傳來,節奏明快而乾脆。放眼臺下,人群密集,幾個『顯眼包』甚至高高地坐在同伴的肩膀上。
天空中不斷飄下細雪,大家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即便發絲和帽子已經結了冰,但人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
最前排的年輕游客們格外興奮,他們雙手緊握半米高的白色圍欄,應和著DJ,高喊著口號。
他們的身體和腦袋配合得天衣無縫,有節律地晃動著,盡情釋放,可勁狂歡。
『自11月10日開園以來,截至12月19日,雪鄉景區共接待游客超36萬人次,連續25天日接待游客超過萬人次,較往年同期呈倍數增長態勢。』龍江森工集團大海林局公司副經理劉忠纔向北青報記者介紹。
據悉,到雪鄉游玩的省外游客佔比79%,廣東、浙江、江蘇、湖南等省份的游客佔多數。
因此,有網友戲稱,現在每天有兩萬『南方小土豆』在冰雪大世界蹦迪,還有一萬『南方小土豆』在雪鄉戶外蹦迪,哈爾濱每天都像在過年。
晚上八點鍾,雪鄉露天蹦野迪散場,游客們熙熙攘攘地漸次散去。
然而,從他們輕快的步伐和高亢的談笑聲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人群之中仍昇騰著一股意猶未盡的興奮勁。
兩位從無錫趕來的游客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們是在抖音上刷到雪鄉萬人蹦迪的,立馬就被這場狂歡吸引而來。
『現場氛圍特別好,簡直像過年一樣!』她們激動地分享著。
H是雪鄉戶外蹦迪的DJ,也是一位音樂制作人,如今他已經成為雪鄉的駐場DJ。
自雪鄉於11月10日開園以來,白天,他會在家制作和改編一些音樂,晚上七點十分左右,他就已經到現場調試設備了。
在歌曲的選擇上,他精心挑選了一些網絡流行音樂進行改編,
比如80後喜愛的鳳凰傳奇的《奢香夫人》,
90後和00後熟悉的《花園種花》。
於是,就有了蹦迪現場眾人齊喊
『烏蒙山連著山外山』和『挖呀挖呀挖』的高潮氣氛場面。
03 2元就能體驗蹦迪的快樂,
它不香嗎?
在東北地區,蹦野迪正迅速崛起,成為年輕人釋放工作壓力的新方式。
H表示,在東北,眾人蹦野迪還算是新鮮事物,年輕人工作壓力都比較大,他們需要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來釋放壓力。
『現場氛圍太嗨了,蹦一場下來就熱了,前段時間每天下來都會流汗。回去了之後會依然很興奮,大概得冷靜一個多小時纔能讓神經慢慢緩下來。』
從哈爾濱市內的蹦迪公交,到牡丹江林海深處的雪鄉蹦野迪,各地網友都在積極討論這場全新的文化體驗。
一位阿姨在觀看蹦迪視頻後留言:『為什麼我六十多歲看了也想一起嗨,真好玩!』
大海林林業局宣傳部部長趙冬梅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考慮到雪鄉的特殊天氣條件,如何讓游客在雪中有很高的游覽體驗一直是個難題。
蹦野迪算是應運而生。
趙冬梅部長還補充道:『在采用這一形式之前,我們曾試過點燃篝火,讓游客們圍著跳舞。然而,由於大風天氣的影響,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我們決定將景區戶外娛樂活動改為純野地蹦迪。顯然,這激發了游客們更高漲的熱情。』
相比露天萬人蹦野迪,新穎的蹦迪公交尤其惹人注目。
不過,在贊成、支持的聲音外,也有人表示質疑和不理解,他們覺得這只是一場商業策劃活動,或是擔心公交車上蹦迪的安全問題。
其實,在國內,公交車蹦迪並不罕見。
此前,湖南、廈門、成都等城市也曾出現類似的公交車蹦迪活動,老關最初的靈感正來源於此。
老關平時做些小生意,蹦迪公交是他與公交公司合作,專門承包、定制的一輛車。
老關澄清道,他們是無任何商業行為的,蹦迪公交車的收費和正常公交價格一樣,僅要2元。
老關坦言,其實2元是個『噱頭』,『就是個保險錢,我在包車初期便為整個車買了保險,以確保參與者的安全。』
『2元說白了,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我想告訴別人,這2元能帶來的快樂等價於,甚至超過了花幾千元在夜店裡體驗到的快樂。』老關說。
而在創造體驗感的同時,老關也格外注重行駛安全問題。
目前,蹦迪公交車時速在20至30公裡/小時。最近,考慮到用電安全,老關特意將車內裝飾掛燈摘下。
至於司機,老關說,雖然車內熱鬧至極,但公交車司機卻相當專業和專注。『可以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開好車」。』
有趣的是,之所以選擇公交車作為『移動夜店』,老關有自己獨到的想法與考量。
他想宣傳一種城市公交文化,『不僅是倡導綠色出行,我想讓大家知道,坐公交也有很強的娛樂性。你開法拉利、路虎、奔馳,雖然都是豪車,但你在車上能蹦起來嗎?所以說公交更有性價比。』
蹦迪公交從7 月首次發車,一直持續至今。
起初,這節車廂只是老關和幾位好友的主場,現在,它已火爆全網。
很多路人在東北零下20℃的戶外等待,期盼著下一趟蹦迪公交上能有空出的座位。
04 振興東北蹦迪文化
每次,當公交蹦迪活動快結束時,都會有一個大合唱環節,那是老關感觸最深的時刻。
大家走下車廂,跟隨老關一起演唱劉若英的《後來》,人們臉上還蕩漾著盡興之後留下的愉悅,還有一絲依依惜別的感傷。
據了解,目前每組織一場公交蹦迪,成本大約要2000元左右,這完全是由發起人老關自掏腰包的。
提及動機,老關輕松地表示:『很簡單,因為我熱愛這個城市。』
今年年底前,老關計劃在吉林和長春舉辦一場蹦迪公交活動。
未來,他還計劃將這一活動擴展至遼寧省,打造一個風靡東北三省的公交蹦迪文化。
老關還記得一位粉絲特意從海南追隨而來的場景,『他跨越如此遠的距離,只是為了體驗、支持我的活動,後來還領著他的小伙伴一起來,這讓我格外感動。』
不過,更令他感觸的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包容,纔讓公交蹦迪文化能廣為傳播,成為一股熱潮。
老關回憶說,最初,蹦迪公交車停靠在中央大夜亭,旁邊就有交警。而令他欣慰的是,他們並沒有遭到驅趕,而是會被友善地提醒:『可以待一小會。』
而在其他景點停靠時,相關執法人員也會友好地告知:『你們可以停留5分鍾。』對於老關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支持。
老關是個85後,在他的記憶中,老一輩鄉親們都習慣稱家鄉為『哈(h? )拉濱』,因此,在給公交起名時,他便延續了這種叫法,將公交命名為『哈拉濱BUS』。
這種命名,是老關心頭揮之不去的鄉愁。
在他的記憶裡,小時候,一到晚上,哈爾濱滿大街都是人,夏天人更多,大家都會去乘涼,特別是到端午節踏青時,滿街都是腦袋挨著腦袋。
『現在非旅游季節,街道反而冷清,人口流失太大。』老關很感嘆。
他表示,自己搞蹦迪公交也是為了讓哈爾濱重回夜生活豐富多彩的時光。
『以前哈爾濱被譽為時尚之都、東方巴黎,現在一說哈爾濱,有人會說土。我想通過活動,再次讓這個城市變得時尚一點、潮流一點。』
老關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見證過這座城市的輝煌。現在,他說想憑借自己的力量,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