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東北工礦處駐雞西辦事處發出『多產煤炭,支援前線』的號召,礦區各廠礦迅速開展立功運動。
當時提出的奮斗目標是:努力生產,支援前線,改善生活,完成任務,好拿大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廠礦乾部紛紛深入生產第一線,幫助基層制定計劃,鼓勵職工群眾開展勞動競賽掀起支前高潮。
1947年7月7日,雞西礦區首屆勞動英雄大會在恆山煤礦召開。到會的包括各廠礦勞動英雄60多人、生產能手300多人。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委員會主任王首道、副主任陳郁、東北工礦處雞西辦事處處長孫然、雞寧縣縣長杜濤等參加了大會。這次會議史稱『七·七』大會。
這次大會的勝利召開,使礦區職工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身到生產立功、生產支前、保衛翻身解放成果的偉大斗爭中來,掀起了第二次支前高潮。
1947年,在恆山煤礦民主改革和生產立功支援前線活動的推動下,全年生產原煤達81萬噸,比原計劃60萬噸整整超出21萬噸。1948年是雞西礦區生產全面恢復的一年,到年底全礦區不僅基本完成了礦井修復的任務,而且生產原煤達到206萬噸,為東北解放區恢復工業生產和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行提供了充足的煤炭資源。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統治的滅亡。雞西礦區廣大工人歡欣鼓舞、奔走相告。為了慶祝南京的解放和向人民解放軍獻禮,雞西礦區掀起第三次支前高潮。
在支前活動中,雞西軍工企業的職工加班加點艱苦奮斗,克服了重重困難,保證了生產計劃的勝利完成。1947年,4項軍工產品產量達到998250發;1948年,產品由4個增加到12個,產品產量達到2796356發;1949年生產的8個品種彈藥全部完成年初計劃。這些武器彈藥在東北解放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是雞西軍工企業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的重要貢獻。
雞西地區鐵路職工在支前活動中夜以繼日忘我勞動,出色地完成了鐵路運輸在建設雞西大後方和支援解放戰爭的歷史重任。為了搶運軍需物資,鐵路職工采取『車到即裝即卸』辦法,與時間賽跑,全力支前。1947年全年裝運1500多節車皮;1948年春,雞西鐵路部門按上級指示克服種種困難,按時完成支援鋼軌和銅線的任務,還抽調240名骨乾支援吉林、通化、蛟河、四平、長春等鐵路部門,並把70名優秀鐵路工人輸送到鐵道兵部隊,直接參加了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