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涼亭縫隙,灑在嶄新舒適的防水坐墊上。日前,正在小區裡看電影的陳大爺感嘆道,『以前冬冷夏燙,不是墊破布就是墊紙殼,滿亭亂七八糟,心也跟著堵。現在多乾淨!』而在小區另一端,王阿姨摸著堅固耐用的標准晾衣杆開心地說道,『以前總擔心刮風下雨繩子突然斷開,現在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其實,這些小坐墊、晾衣杆,不僅解決了百姓煩心事,更彰顯了雞冠區向陽街道社區治理新思路成效。
這一變化,源於向陽街道從『清理員』到『紓困者』的角色蛻變。小區內各個涼亭原本是居民歇腳暢聊的溫馨角落,卻被雜亂無章的破布、紙殼霸佔。同樣令人懮慮的是,居民為了找地方曬衣曬被,隨意拉扯的晾衣繩,像蜘蛛絲般纏繞在樓宇間。居民紛紛抱怨:『坐也不是,晾也無處,問題年年清、年年冒。』
面對涼亭座椅『天然不適』和晾曬『剛需』,向陽街道辦摒棄『一刀切』的舊式思維,沈下心去聽民聲、辨堵點,將居民反映的共性需求變為靶向施力的精准服務,因地制宜引入『疏堵結合』的創新方案,協調愛心企業公益支持坐墊和晾衣杆,由街道社區統籌規劃點位,網格員帶領志願者『量體裁衣』,統一鋪裝安置。這些坐墊和晾衣杆不僅防水耐磨、清爽實用,更直接回應了居民對舒適和便捷的實際訴求。
就這樣,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施策,雜亂破舊的涼亭座墊變成劃一、整潔、舒適的風景線,124張瑜伽坐墊惠及7個小區511戶居民;20處嶄新的晾衣杆如統一列隊的『衛士』,不僅使200餘戶居民告別了『亂掛時代』,也終結了因此帶來的視覺污染和安全隱患,實現了公共資源規范使用。
一墊解冬夏,一杆順民心。如今,從『屢清屢返』到一勞永逸,從雜亂私設到秩序井然,這份始於微觀體驗的變化,正匯成向陽街道群眾心中可及可感的暖流。
向陽街道辦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動治理精度與民生溫度的深入交融,切實孕育出居民最真切、最踏實的幸福感。
李林錩 記者 孫洪義